從樂歌到搖滾:歌-詩的語言漂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06 06:57
“歌-詩”研究是件有意義的事情,它處于文學與音樂的交叉地帶。但遺憾的是,文學史、音樂史在對其進行討論時往往只注重各自熟悉的部分,這就讓本來為一體的“歌-詩”出現(xiàn)了研究和闡釋的斷裂。本文試圖對二十世紀中國文人創(chuàng)作的主流“歌-詩”的詩意生成和表達系統(tǒng)進行研究,以求在學科之間找到詩意會通的可能!罢Z言漂移說”是當代詩人、學者李森提出的藝術哲學(詩學)方法論,這個理論認為,語言、心靈與世界三位一體的穩(wěn)定性假設值得懷疑,語言既非形而上的,亦非形而下的,而是處于“形而中”的獨立存在狀態(tài)(“形而中”亦是李森提出的哲學概念)。語言建構(gòu)了心靈,圖示了世界,它是歌-詩的呈現(xiàn)方式。但語言是不穩(wěn)定的和非本質(zhì)的,它時刻處在漂移狀態(tài)中。如果承認詩意的生發(fā)源自語言的配置,那詩意也就隨著語言的漂移而漂移。本論文的總體架構(gòu)是:從結(jié)構(gòu)整合來領會“歌-詩”的整體性,從身份確認來解析“歌-詩”配置的共同體,從語言漂移來考察“歌-詩”所穿越的諸多領域。在這種探討中“歌-詩”語言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靜態(tài)的文本,二是動態(tài)的表演。文本主要涉及歌詞、音樂,表演主要涉及唱法。對這三者進行技術性分析是必要的,但核心問題是研究它們的變化以及...
【文章頁數(shù)】:26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題解與意義
二、綜述與視野
三、方法與思路
四、創(chuàng)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詩研究的理論建構(gòu)
一、歌-詩的結(jié)構(gòu)整合
二、歌-詩的身份確認
三、歌-詩的語言漂移
第二章 樂歌時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樂歌啟蒙的歷史機緣
一、國民性樂教
二、現(xiàn)代性倫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節(jié) 樂歌語言的現(xiàn)代性
一、樂歌的文學現(xiàn)代性
二、樂歌的音樂現(xiàn)代性
小結(jié)
第三章 五四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新詩運動中的歌-詩
一、直筆與意象:胡適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間與民族:歌謠運動的瓦釜之聲
第二節(jié) 藝術歌-詩的詩性開啟
一、蕭友梅和易韋齋的《問》
二、趙元任和劉半農(nóng)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節(jié) 政治歌-詩的話語構(gòu)造
一、愛國歌-詩的四重維度
二、馬列歌-詩的修辭手法
三、政治歌-詩的情感主體
小結(jié)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詩
一、《毛毛雨》:流行歌-詩的語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詩的委約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國產(chǎn)膠片的電影歌-詩
一、電影《漁光曲》與主題歌-詩《漁光曲》
二、電影《馬路天使》與主題歌-詩《天涯歌女》
三、電影《風云兒女》與主題歌-詩《義勇軍進行曲》
小結(jié)
第五章 抗戰(zhàn)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戰(zhàn)爭歌-詩的三重構(gòu)想
一、苦難敘事:《松花江上》與家國命運
二、秧歌改造:《南泥灣》與鄉(xiāng)土經(jīng)驗
三、堅定意志:《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與革命道路
第二節(jié) 歌-詩語言的經(jīng)典化漂移—以《黃河大合唱》為研究中心
一、第一單元:《黃河船夫曲》《黃河頌》
二、第二單元:《黃水謠》《河邊對口曲》
三、第三單元:《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小結(jié)
第六章 建國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新中國的頌歌
一、頌歌中的國家話語:《歌唱祖國》
二、頌歌中的民族傳統(tǒng):《我的祖國》
三、頌歌中的紀實風格:《祖國頌》
第二節(jié) 少數(shù)民族贊歌
一、蒙古族贊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二、藏族贊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維吾爾族贊歌:《新疆好》
小結(jié)
第七章 新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別開生面的大陸歌-詩
一、解放思想:《鄉(xiāng)戀》的藝術智性
二、家國情懷:《難忘今宵》的晚會記憶
三、鐵骨柔情:《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聲吶喊:《一無所有》《新長征路上》
第二節(jié) 風靡一時的港臺歌-詩
一、張明敏與《我的中國心》
二、鄧麗君與《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羅大佑與《之乎者也》
小結(jié)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嶺南樂派引領時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濤聲依舊》
二、流行新民謠:《彎彎的月亮》
三、流行新鄉(xiāng)土:《過河》
第二節(jié) 新世紀與搖滾的天上人間
一、新世紀歌-詩:《阿姐鼓》的靈性寫作
二、中國搖滾音樂的語言配置:重金屬、迷幻、朋克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02226
【文章頁數(shù)】:26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題解與意義
二、綜述與視野
三、方法與思路
四、創(chuàng)新和局限
第一章 歌-詩研究的理論建構(gòu)
一、歌-詩的結(jié)構(gòu)整合
二、歌-詩的身份確認
三、歌-詩的語言漂移
第二章 樂歌時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樂歌啟蒙的歷史機緣
一、國民性樂教
二、現(xiàn)代性倫理
三、古典性抒情
第二節(jié) 樂歌語言的現(xiàn)代性
一、樂歌的文學現(xiàn)代性
二、樂歌的音樂現(xiàn)代性
小結(jié)
第三章 五四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新詩運動中的歌-詩
一、直筆與意象:胡適的《希望》和《也是微云》
二、民間與民族:歌謠運動的瓦釜之聲
第二節(jié) 藝術歌-詩的詩性開啟
一、蕭友梅和易韋齋的《問》
二、趙元任和劉半農(nóng)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第三節(jié) 政治歌-詩的話語構(gòu)造
一、愛國歌-詩的四重維度
二、馬列歌-詩的修辭手法
三、政治歌-詩的情感主體
小結(jié)
第四章 三十年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摩登上海的流行歌-詩
一、《毛毛雨》:流行歌-詩的語言策略
二、《桃花江》:流行歌-詩的委約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國產(chǎn)膠片的電影歌-詩
一、電影《漁光曲》與主題歌-詩《漁光曲》
二、電影《馬路天使》與主題歌-詩《天涯歌女》
三、電影《風云兒女》與主題歌-詩《義勇軍進行曲》
小結(jié)
第五章 抗戰(zhàn)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戰(zhàn)爭歌-詩的三重構(gòu)想
一、苦難敘事:《松花江上》與家國命運
二、秧歌改造:《南泥灣》與鄉(xiāng)土經(jīng)驗
三、堅定意志:《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與革命道路
第二節(jié) 歌-詩語言的經(jīng)典化漂移—以《黃河大合唱》為研究中心
一、第一單元:《黃河船夫曲》《黃河頌》
二、第二單元:《黃水謠》《河邊對口曲》
三、第三單元:《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
小結(jié)
第六章 建國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新中國的頌歌
一、頌歌中的國家話語:《歌唱祖國》
二、頌歌中的民族傳統(tǒng):《我的祖國》
三、頌歌中的紀實風格:《祖國頌》
第二節(jié) 少數(shù)民族贊歌
一、蒙古族贊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二、藏族贊歌:《北京的金山上》
三、維吾爾族贊歌:《新疆好》
小結(jié)
第七章 新時期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別開生面的大陸歌-詩
一、解放思想:《鄉(xiāng)戀》的藝術智性
二、家國情懷:《難忘今宵》的晚會記憶
三、鐵骨柔情:《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情感穿越
四、一聲吶喊:《一無所有》《新長征路上》
第二節(jié) 風靡一時的港臺歌-詩
一、張明敏與《我的中國心》
二、鄧麗君與《月亮代表我的心》
三、羅大佑與《之乎者也》
小結(jié)
第八章 九十年代的歌-詩語言
第一節(jié) 嶺南樂派引領時代潮流
一、流行新古典:《濤聲依舊》
二、流行新民謠:《彎彎的月亮》
三、流行新鄉(xiāng)土:《過河》
第二節(jié) 新世紀與搖滾的天上人間
一、新世紀歌-詩:《阿姐鼓》的靈性寫作
二、中國搖滾音樂的語言配置:重金屬、迷幻、朋克
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0222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rwkxbs/4002226.html
上一篇:張之洞經(jīng)世實學思想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