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東部三種針葉樹種地表可燃物載量與火行為特點研究
本文關鍵詞:遼寧省東部三種針葉樹種地表可燃物載量與火行為特點研究 出處:《沈陽農業(yè)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針葉樹 地表可燃物載量 可燃物含水率 可燃物火行為 動態(tài)規(guī)律
【摘要】: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和日本落葉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是遼寧省東部地區(qū)3種主要的針葉樹種,這3種針葉樹是重要的用材樹種,具有很大的經(jīng)濟價值,也是該地區(qū)主要的綠化造林樹種。對這3種針葉樹的地表可燃物及火行為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對于今后進一步加強該地區(qū)森林火災監(jiān)控和預防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遼寧省東部地區(qū)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為對象,對每個樹種的可燃物載量、含水率、火行為規(guī)律進行了研究,結論如下:(1)采用林內隨機抽樣法調查地表可燃物載量及回歸分析法建立可燃物載量方程,結果顯示: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的平均載量分別是10.70t/hm2、11.24 t/hm2和18.48 t/hm2。通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建立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載量模型,分別是 y = 8.177+ 0.098 x1-2.083 x2+ 0.839 x3,y = 7.461+ 0.076 x1-0.527 x2+0.518x3+0.541x4,y=11.899+0.123x1+0.875x3+0.998x4,3 個模型均回歸顯著,r 值分別為 0.924、0.848、0.884。(2)采用室內定時稱量法測定平衡點含水率和計時法測定時滯,采用回歸分析法建立含水率動態(tài)方程,結果顯示:相對濕度40%時,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分別為8.98%、8.21%、6.57%,時滯分別為11.60h、14.00 h、11.20 h;相對濕度50%時,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分別為9.32%、10.81%、9.39%,時滯分別為16.00 h、16.80 h、13.20 h;相對濕度60%時,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分別為10.13%、13.70%、12.41%,時滯分別為19.60 h、24.00 h、20.40 h。建立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平衡含水率與相對濕度的關系方程,分別是y=0.399x0.793、y=0.177x1.042、y=0.021x1.557,方程回歸關系顯著,r值分別為0.985、0.967、0.988,隨相對濕度增加,可燃物平衡含水率增大;建立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地表可燃物時滯與相對濕度的相關方程,分別是y=19.731nx-61.182,y=19.2681nx-55.915,y=19.136lnx-59.267,方程回歸關系顯著,r 值分別為 0.962、0.904、0.982,隨相對濕度增加,可燃物時滯增大。(3)采用梯度法,在野外采取自然燃燒法測定氣溫5℃,10℃,15℃,20℃,25℃,5個梯度及含水率10%,15%,20%,25%,30%,5個梯度對火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油松、樟子松、日本落葉松在火焰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火焰溫度方面均表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而含水率方面是隨著含水率梯度的逐漸增加,油松、樟子松的火焰蔓延速度、火焰高度和火焰溫度均表現(xiàn)出減小的趨勢。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76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云敏;鞠琳;;森林可燃物載量研究綜述[J];森林防火;2006年04期
2 周志權;遼東3種主要林型地被可燃物載量的研究[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3 吳志偉;賀紅士;劉曉梅;鄧華衛(wèi);賀偉;李曉娜;李淑華;宋國華;王全波;;豐林保護區(qū)地表森林死可燃物載量與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俞正祥;張福坤;高元科;劉樹義;蔣蕾;;估測可燃物載量的遙感及地形因子選擇探究[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2年04期
5 胡同欣;魯佳宇;魏書精;胡海清;孫龍;;大興安嶺塔河典型林分可燃物載量估算[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6 張國防,陳志平;杉檫混交林地表可燃物載量動態(tài)研究[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04年02期
7 金森;;遙感估測森林可燃物載量的研究進展[J];林業(yè)科學;2006年12期
8 武軍;朱霽平;賈敬蕊;周建軍;張林鶴;;一種基于聚類分析的由林分因子估算地表可燃物載量的方法[J];火災科學;2011年02期
9 高國平,郗娜,馮瑩;遼東地區(qū)森林地被可燃物載量的調查研究[J];遼寧林業(yè)科技;2001年02期
10 鄒林紅;;林芝縣天然林林下可燃物載量研究[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2年2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強;基于多源遙感數(shù)據(jù)估測林火參數(shù)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語田;遼寧省東部三種針葉樹種地表可燃物載量與火行為特點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7年
2 魏云敏;利用遙感影像估測塔河地區(qū)森林可燃物載量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魯佳宇;漠河5.8火場典型林分可燃物載量及碳排放估算[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唐榮逸;云南松林可燃物載量的遙感估測研究[D];西南林學院;2007年
5 孫武;江西大崗山地區(qū)森林可燃物載量與潛在火行為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2582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32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