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商務漢語綜合教程》與《新編劍橋商務英語(高級)》的比較研究
第一章 緒 論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實力也在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外國商務人士開始把眼光投向了中國的市場。眾多外資企業(yè)和外國商務人士來到中國拓展業(yè)務,因此,漢語正逐漸成為重要的交際語言;與此同時,由于工作需要,專業(yè)化的商務漢語也逐漸成為了企業(yè)、員工之間重要的工作語言,這就使得商務漢語成為這些外國商務人士必須掌握的交際與工作語言,他們對于商務漢語的學習需求也愈發(fā)強烈。我國近幾年已經出版發(fā)行了很多商務漢語類的教材,為商務漢語教學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但由于我國的商務漢語教學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都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商務漢語考試的影響力有限,同時也未能對商務漢語教材的編寫起到有效的“反撥作用”,我國現階段的商務漢語教材編寫也多遵循基礎性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老路,并沒有突出商務漢語自身語言技能與商務知識相結合的特點。因此,我國商務漢語教材的編寫一直存在編寫指導理論不清、與商務漢語考試關系不緊密、話題陳舊等一系列問題,并且至今也沒有出現一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可供借鑒和參考。
......
第二章 教材簡介
2.1 對“商務英語”和“商務漢語”的認識
經濟交際學理論認為:“經濟活動是人類的主要活動之一,而語言交際活動幾乎是伴隨著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的。薩丕爾和布龍菲爾德在論述人類語言的起源和作用時,都提到了語言和經濟活動的關系!保ㄥX敏汝 1997a:44)語言學也認為,語言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隨著各國之間在商務、科技、醫(yī)學等方面的交流,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逐漸出現了各種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但實際上,真正的商務英語教學出現的時間遠遠早于 ESP 這一專門概念的產生時間。早期的商務英語學習是為了克服英國與歐洲其他各貿易國之間的語言障礙而存在的。早在 15 世紀末就出現了第一批商務英語學習手冊:1483 年左右,威廉•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在他位于威斯敏斯特新建成的印刷廠里印刷成了第一批英法雙語對照手冊。這本手冊是卡特斯頓根據 14 世紀在歐洲大陸佛萊德(Flanders)地區(qū)布魯格斯(Bruges)市出現的一本佛萊德語•法語手冊改變而成的。雖然這本手冊是英語與法語之間關于貿易用語的對譯本,但是該手冊是以學習者的商務需求為出發(fā)點,不包括任何基礎性的英語或法語知識,完全突出了針對培養(yǎng)學習者商務交際功能的特點(戴年,2010)。
2.2 教材簡介
本文選用了由美國圣智學習出版公司授權的經濟科學出版社在 2008 年出版的第三版《新編劍橋商務英語》作為參照對象,并將等級確定為高級(根據最新版本的《劍橋商務英語考試手冊》,高級 BEC 現分為 C2 和 C1 兩個評分級別,C2 級要求考生能熟練運用常用詞匯、少數不常用詞匯及各項語法句式,能針對熟悉或不熟悉的話題,準確流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且語法形式靈活多樣,語言組織符合邏輯型,有條理;出現錯誤極少或只有個別失誤,最終成績?yōu)?A 等;C1 除了在詞匯、語法上的要求比 C2 稍低之外,對于錯誤的最低要求是不能影響整體理解,最終成績?yōu)?B 或 C),是因為高級 BEC 的學習者基礎英語扎實,語言水平較高,能夠在理解文意或交際內容的前提下,針對各類商務活動用英語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且基本沒有錯誤。
第三章 《新劍橋》和《新絲路》的對比分析..........................9
3.1 兩套教材的編寫大綱、依據的語言教學理論及學習理論 .......................................9
第四章 《新絲路》的得失分析與相關建議..................................30
4.1 基于第二語言教學法對《新絲路》教材的分析 ..................30
第五章 結 語.........................35
5.1 結論......................35
5.2 今后研究方向........................36
第四章 《新絲路》的得失分析與相關建議
4.1 基于第二語言教學法對《新絲路》教材的分析
筆者以認知法的特點作為分析基礎,對《新絲路》教材的特點分析如下:首先,《新絲路》教材對于學習者自身智力因素利用不夠。《新絲路》教材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均按照固定的形式設置,課后練習也多是模仿性練習,創(chuàng)新度不夠,僅在每章節(jié)最后的綜合練習中加入一定的情景練習,不利于學習者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并且不容易使學習者產生真實的交際感,而是僅僅將所學內容當做學習任務來完成。其次,《新絲路》教材的生詞量、課文數量較多,學習者僅僅為了完成生詞與課文的學習就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記憶負擔較重;此外,,課后練習也是以仿句、填空等練習類型為多,聽力、寫作練習較少,這不利于學習者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同時進步,也會讓學習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記憶生詞和理解課文上,忽略了實際的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4.2 對商務漢語教材編寫的幾點建議
語言會直接反映出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商業(yè)的發(fā)展自然也會在語言當中有所表現。一本好的商務類語言教材應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除了教會學習者正確的語言表達之外,還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語言特色,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及其相關的行業(yè)特點。另外,教材的的趣味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本“有趣”的教材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能起到巨大的輔助作用;并且一本教材的趣味性是與實用性、交際性緊密相關的:教材的內容如果貼近學習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需求,那么學習者可以輕松地在學習結束后馬上與人進行交流并獲得成就感,如此循環(huán)往復,學習者一定會對學習產生愈發(fā)濃厚的興趣并堅持學習。
.........
第五章 結 語
5.1 結論
本文從目錄設置、語料來源、練習形式及詞匯呈現方式等方面對《新劍橋商務英語》和《新絲路商務漢語綜合教程》做了對比及分析。從總體情況來看,《新劍橋》教材的編寫方式更為靈活多變,章節(jié)學習目標更為明確,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熱情和自覺性,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更加注重學習者四項基本言語技能的均衡培養(yǎng),與劍橋商務英語考試緊密結合,為學習者的備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對比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僅供參考:1. 教材目錄的設置應該明確學習內容及目標。教材的使用者通常是通過目錄對教材產生第一印象。設置教材目錄時,應該明確每一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學習者需要了解和掌握那些言語技能,這樣的目錄更具有指向性,也能在學習者回顧章節(jié)內容時起到快速索引的作用。
5.2 今后研究方向
本文是從商務漢語教材的幾點細節(jié)部分入手進行考察與分析,為未來的商務漢語教材的編寫提出了幾點建議與意見。然而,一本高質量的商務漢語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涵蓋了方方面面的細節(jié)問題,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比如:未來電子商務漢語教材的開發(fā)和利用;商務漢語水平考試備考教材的開發(fā);不同種類商務(如電子商務、媒體、銀行業(yè)等)漢語教材的編寫及開發(fā)等,都是可供未來研究的課題,我們將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進行研究和探討。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4452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shubaike/caipu/4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