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化小說的典范之作——細(xì)讀《嬰寧》
本文選題:詩化小說 + 《聊齋志異》; 參考:《中國青年社會科學(xué)》2017年05期
【摘要】:《嬰寧》歷來被認(rèn)為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最具詩意特征的一篇。作者旨在通過對小兒女純真的初戀情景的描寫,傳達(dá)其對于返璞歸真的人性的由衷向往。作為小說,《嬰寧》的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其藝術(shù)魅力全然源自詩意氛圍的營造,主要體現(xiàn)為對嬰寧之"笑"的精彩刻畫,而"笑"所包含的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亦是對小說主旨的呼應(yīng)。后世小說中類似嬰寧的少女形象陸續(xù)出現(xiàn),或與嬰寧一脈相承,或有明顯的模仿痕跡,雖妍媸不一,但表明嬰寧形象正在走向經(jīng)典,可以說,嬰寧是中國古典小說異彩紛呈的人物畫廊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Abstract]:Ying Ning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poetic article in Pu Songling. The author aims to convey his sincere yearning for the return to natur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nocent first love scene of his little children. As a novel, the plot of "Ying Ning" is not complicated, its artistic charm is entirely derived from the creation of poetic atmosph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wonderful portrayal of Yingning's "laugh", and the "laugh" contains freedom. The desire for a happy life is also the echo of the main theme of the novel. In the novels of later generations, the images of young girls like Ying Ning have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or they are in the same line with Ying Ning, or there are obvious imitative traces. Although she has different looks, it shows that the image of Ying Ning is moving towards the classic, which can be said to be. Yingning is an indispensable figure gallery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作者單位】: 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中文系;
【分類號】:I207.419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紅秋;用現(xiàn)象學(xué)“看”詩化小說[J];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4年05期
2 趙念;;詩化小說研究綜述[J];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漢文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7期
3 靳新來;試論中國現(xiàn)代詩化小說的意義和地位[J];泰安師專學(xué)報;2000年05期
4 苗珍虎;“詩化小說”的典范——評《月亮》[J];寫作;2003年19期
5 郝雨;跨文體寫作與詩化小說[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3年01期
6 劉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詩化小說”[J];湖南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10期
7 胡斌;靳新來;;中國現(xiàn)代詩化小說與阿尼瑪原型[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10期
8 夏紅冰;;詩意的暢想與象征的抒情——論中國現(xiàn)代詩化小說[J];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2期
9 廖高會;;文體的邊緣之花:略論詩化小說的特征與概念[J];長春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7期
10 廖高會;;世俗的超越與神性的回歸——略論詩化小說語言的形成[J];西華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4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劉川鄂;詩化小說的可貴探索[N];湖北日報;2010年
2 於可訓(xùn);詩化小說與人性隱喻[N];文藝報;2007年
3 遇春;神圣的底層敘述[N];文藝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張明智;新時期以來中國詩化小說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張艷梅;論京派詩化小說[D];鄭州大學(xué);2004年
2 梁光焰;一種詩情多樣燃燒[D];西南大學(xué);2006年
3 劉波;張煒詩化小說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4 劉靜;《邊城》、《長河》:空間性敘述與詩化小說的藝術(shù)特征[D];青島大學(xué);2012年
5 匡妙妙;平淡沖和的人間牧歌[D];安徽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190512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0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