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頓悟”中看見自己:評張忌《出家》
[Abstract]:What the world knows about me is not the real me.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Zhang Ji's novel "Monastic", the novel's waist seal reads, "there was Wang Cengqi before, and now I look at Zhang Ji." Phoenix book and other websites recommend Zhang Ji's long novel as "inheriting Wang Cengqi's traditional novel."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most vulgar and eventually difficult to avoid vulgar "outsiders" in the red dust, both of which have written what the world thinks is a little accident in the ancient Buddha world with green lanterns.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
【分類號】:I207.42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忌;走走;;小說應(yīng)該有飛翔,但必須尊重地心引力[J];野草;2016年06期
2 金理;;塵世落在身上——張忌《出家》[J];上海文化;2016年09期
3 劉旭;;汪曾祺小說的敘事模式研究:“汪氏文體”的形成[J];文學評論;2015年02期
4 羅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論汪曾祺的意義[J];文學評論;2011年03期
5 楊聯(lián)芬;歸隱派與名士風度——廢名、沈從文、汪曾祺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汪曾祺;美學感情的需要和社會效果[J];文譚;198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阮夢迪;;淺析廢名小說中兒童形象的塑造[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7年04期
2 王海濤;;底層眾生的存在虛無與信仰重建——評張忌長篇小說《出家》[J];百家評論;2017年04期
3 劉春;;在“頓悟”中看見自己:評張忌《出家》[J];小說評論;2017年04期
4 王煥閣;;沈從文筆下的兒童形象[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5 童一菲;;《受戒》:文學想象的“突圍”與雅俗之辨[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6 陳金晶;;批判還是審美——現(xiàn)代鄉(xiāng)土小說的分流與嬗變[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7 蘇芳澤;;淺論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的民間情懷[J];中國文藝家;2017年04期
8 蘇楓;;沈從文“湘西世界”與汪曾祺“世俗世界”的比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12期
9 張紅翠;;重審《受戒》的多重內(nèi)涵[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12期
10 楊經(jīng)建;;“人道其里,抒情其華”——汪曾祺和母語寫作[J];揚子江評論;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光煒;;繁華落盡見真醇——讀汪曾祺小說《歲寒三友》[J];當代文壇;2012年02期
2 羅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論汪曾祺的意義[J];文學評論;2011年03期
3 格非;李建立;;文學史研究視野中的先鋒小說[J];南方文壇;2007年01期
4 翟業(yè)軍;藹然仁者辨——沈從文與汪曾祺比較[J];文學評論;2004年01期
5 格非;文體與意識形態(tài)[J];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05期
6 李陀;;汪曾祺與現(xiàn)代漢語寫作——兼談毛文體[J];花城;1998年05期
7 李潔非;空白——悼汪曾祺先生[J];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04期
8 汪曾祺;《廢名小說選集》代序[J];中國文化;1996年01期
9 丁帆;;五四以來“鄉(xiāng)土小說”的閾定與蛻變[J];學術(shù)研究;1992年05期
10 孫郁;;汪曾祺的魅力[J];當代作家評論;1990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明;論汪曾祺文化意識的民間性[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夏元明;汪曾祺小說的單純美[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2期
3 黃靈紅;論汪曾祺小說的抒情現(xiàn)實主義特征[J];學術(shù)研究;2001年10期
4 夏元明;汪曾祺“聊齋新義”的改寫藝術(shù)[J];當代文壇;2002年04期
5 柯玲;汪曾祺特色的文化性解讀[J];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02期
6 羅媈;論傳統(tǒng)文化對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母語化”的影響[J];求索;2003年05期
7 郭亞明;論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的情感品質(zhì)[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胡秦葆;汪曾祺小說文體創(chuàng)新的文化意義[J];江漢論壇;2005年08期
9 楊紅莉;汪曾祺的生命體驗及其詩意呈現(xiàn)[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張永杰;;生命體驗與故鄉(xiāng)書寫——汪曾祺筆下的昆明記憶解讀之一[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羅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論汪曾祺的意義[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4)[C];2011年
2 劉雪蓮;;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試論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平淡[A];邁向新世紀[C];1999年
3 肖莉;;汪曾祺小說的文體特征[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磚窯灣中心小學 尚進;汪曾祺小說的藝術(shù)特征[N];延安日報;2011年
2 武翩翩;“汪老是永遠說不完的文學話題”[N];文藝報;2007年
3 劉忠;評林超然《二十世紀心靈的文學關(guān)懷——汪曾祺論》[N];文藝報;2006年
4 嚴迎春;汪曾祺小說中的民國高郵[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5 劉軍;認識梁慧玲:把古典賦予兒童文學[N];中華讀書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霍九倉;汪曾祺小說文藝民俗審美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2 盧軍;影響與重構(gòu)——汪曾祺小說創(chuàng)作論[D];山東大學;2005年
3 陳發(fā)明;歷史洪流中的卑微人形[D];蘇州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燕;汪曾祺散文創(chuàng)作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2 白婧;汪曾祺后期“故鄉(xiāng)系列”小說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伍曙亮;汪曾祺新解[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馬婷婷;論汪曾祺的三副“面孔”[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彭璇;汪曾祺小說與文化融合[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萍;汪曾祺后期小說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拱瑞;明清散文對汪曾祺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毛亞君;汪曾祺:“士大夫”的內(nèi)與外[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9 王筱;論汪曾祺小說的審美建構(gòu)[D];華僑大學;2015年
10 潘小玲;尋找文化自我的生命歷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42965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42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