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賈平凹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中國體驗
本文關鍵詞:論賈平凹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中國體驗
更多相關文章: 賈平凹 新世紀 中國故事 文學敘事 中國體驗
【摘要】:在高產量作家賈平凹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他對文字的熱愛、對文學寫作的執(zhí)著,與此相呼應的是讀者對他的認同與喜愛。新世紀的賈平凹以其有深度、有濃度、有厚度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討論,并獲得認可。從《秦腔》開始,作者改變了其八十年代對農村人性一味地贊美、粉飾和九十年代站在農村與城市之間搖擺不定的立場,堅定地重返民間,向讀者講述中國鄉(xiāng)村故事的發(fā)展、鄉(xiāng)土農村的興衰歷程。立足鄉(xiāng)土,重新出發(fā),審視歷史,對于中國農村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變遷做出了自己獨特的思考與理解。本篇論文由緒論、正文與結語三部分組成。緒論部分首先對新時期文學到新世紀文學的發(fā)展脈絡進行了大致的整理與歸納,其次對“中國體驗”進行了簡單的界定,進而引出對賈平凹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中國體驗這一問題的研究。正文部分分為三章。第一章筆者把賈平凹的寫作分為三個階段,并對每一階段作品風格進行歸納,概括出其寫作立場變遷的原因。第二章探討的是鄉(xiāng)土中國在社會的發(fā)展中的興衰變遷。一是農村在歷史發(fā)展中所經歷的滄桑,二是人性在這種滄桑變化中所面臨的考驗,三是作者對農村衰敗的痛心與對人性真善美缺失的無奈與呼喚。第三章在前兩章的基礎之上,聯系具體作品,分析了作者創(chuàng)作過程中獨特的中國式敘事方式。結語部分在正文的基礎之上闡明了賈平凹及其作品對于文壇的意義。本文所闡述的是賈平凹新世紀長篇小說的中國體驗,這種獨特的體驗是在中國漫長的發(fā)展變遷中形成的,是對中國的發(fā)展特別是農村的發(fā)展所特有的一種體悟。通過對賈平凹新世紀小說所展現出來的畫卷的欣賞,中國讀者乃至世界讀者都會讀懂當代中國。
【關鍵詞】:賈平凹 新世紀 中國故事 文學敘事 中國體驗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2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緒論5-7
- 第一章 賈平凹寫作立場的變遷7-11
- 第一節(jié) 八十年代——對人性的贊美7-8
- 第二節(jié) 九十年代——“絞殺”中的呼喊8-9
- 第三節(jié) 新世紀——重返民間9-11
- 第二章 鄉(xiāng)土中國故事的講述11-25
- 第一節(jié) 鄉(xiāng)土敘事的延續(xù)11-15
- 第二節(jié) 歷史的重訴15-19
-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的隱喻19-25
- 第三章 中國式的文學敘事25-38
- 第一節(jié) 敘事藝術手法25-32
- 第二節(jié) 海風山骨的話語風格32-38
- 結語38-39
- 參考文獻39-42
- 致謝42-43
- 發(fā)表論文43-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郝軍啟;趙錦;;論賈平凹小說中對細節(jié)的重復敘述[J];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2 梁穎;;賈平凹審美追求的變遷[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張景超;;我看賈平凹的“熱”[J];藝術廣角;2010年02期
4 韓琳瑯;;賈平凹小說神秘化現象探析[J];商洛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徐勇;;現世的沉淪與飛升——評賈平凹的長篇新作《帶燈》[J];文藝爭鳴;2013年04期
6 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對“尖銳”之世——讀賈平凹的《帶燈》[J];小說評論;2013年04期
7 費秉勛;論賈平凹[J];當代作家評論;1985年01期
8 雷達;;模式與活力——賈平凹之謎[J];讀書;1986年07期
9 ;揭開當代文學“怪杰”奧秘的力作——《賈平凹》簡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10 費秉勛;生命審美化——對賈平凹人格氣質的一種分析[J];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紅軍;;賈平凹小說論[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樊憲雷;;碩士論文提要:賈平凹長篇小說中敘事技巧的流變與創(chuàng)新[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小林;《帶燈》與賈平凹的文字游戲[N];文學報;2013年
2 李星;賈平凹《老生》:山水不老 人情彌新[N];文藝報;2014年
3 劉新征;賈平凹小說的情緒基調與人物世界[N];文藝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楊雅蓮;一部鄉(xiāng)村憂患之書[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古爐》爭鳴備忘錄[N];文學報;2012年
6 蘭州大學文學院 海曉紅;文學人類學視域中的賈平凹研究[N];山西黨校報;2012年
7 健濤;如此“不實”的賈平凹“紀實文學”[N];文學報;2013年
8 馬平川;從“清風街”到“興隆街”[N];文藝報;2008年
9 林文;賈平凹小說研討會舉行[N];人民日報;2006年
10 郭洪雷;給賈平凹先生的“大禮包”[N];文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穆罕默德·阿里;城鄉(xiāng)文化沖突——以賈平凹創(chuàng)作為個案[D];復旦大學;2010年
2 劉一秀;傳統(tǒng)與現代的糾結[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馳;賈平凹小說的西北鄉(xiāng)土文化氣息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黃長敏;賈平凹創(chuàng)作研究評論述評[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趙娜;文化傳播視野下的賈平凹小說傳播與影響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年
4 楊勇;論新世紀賈平凹長篇農村題材小說的敘事藝術[D];西南大學;2015年
5 戴文娜;世紀之交的賈平凹長篇小說審丑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6 商明;新世紀賈平凹長篇小說中的“外來者”形象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7 李雅昕;論賈平凹小說創(chuàng)作的“大境界”[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宇男;城鄉(xiāng)之間的雙重批判[D];黑龍江大學;2015年
9 常晉;論賈平凹長篇小說中的家園意象[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10 楊國薇;賈平凹小說觀念及其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84682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4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