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人物形象的比較和分析
本文關鍵詞:《水滸傳》人物形象的比較和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人物形象 四大名著 魯智深 梁山泊 吳用 林沖 高衙內(nèi) 白虎堂 蓮父 生辰綱
【摘要】:正《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中舉足輕重的一員,不僅受到文學家的一致肯定,更被中國現(xiàn)今許多制片人所青睞!端疂G傳》吸引人之處,不在于他寫了108位好漢,而在于寫了性格形象各異的108位好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沒有兩位好漢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可能同屬于一種類型,但是又各自為大類型下的一個小支。本文將選取三個大類型的人物來分析他們的不同。一、粗魯行事型說到《水滸傳》中的粗魯人物,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
【作者單位】: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珠江學院;
【關鍵詞】: 人物形象;四大名著;魯智深;梁山泊;吳用;林沖;高衙內(nèi);白虎堂;蓮父;生辰綱;
【分類號】:I207.412
【正文快照】: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中舉足輕重的一員,不僅受到文學家的一致肯定,更被中國現(xiàn)今許多制片人所青睞。《水滸傳》吸引人之處,不在于他寫了108位好漢,而在于寫了性格形象各異的108位好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沒有兩位好漢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可能同屬于一種類型,但是又各自為大類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承憲;從“山鄉(xiāng)巨變”中的幾個人物娗人物形象的Ru造[J];山東大學學報(中國語言文學版);1959年01期
2 倪素平;;解讀《麥河》中的人物形象[J];語文建設;2014年08期
3 劉嬌;薛冰;;小說《奮斗》的人物形象及其折射的就業(yè)問題分析[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3年21期
4 劉榮林;一個不成功的人物形象——關仁山《九月還鄉(xiāng)》九月形象略論[J];張家口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5 翟蘇民;論《遠去的驛站》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創(chuàng)造[J];殷都學刊;2005年03期
6 羅銘恩;;試論陳自強粵劇作品的人物形象[J];南國紅豆;2006年03期
7 董偉;;中國話劇長廊新的人物形象[J];戲劇之家;2007年04期
8 曹建華;;如何用“愛”來塑造真實動人的人物形象[J];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9 周妮;;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幾種方法[J];科技信息;2009年09期
10 楊鯤鵬;張麗花;;山東人形象的重構(gòu)——《闖關東》人物形象的另類解析[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布莉華;;《重耳出亡》中一組個性鮮明的女性配角系列[A];先秦兩漢文學論集[C];2004年
2 桑鳳平;俞海萌;;試論中日古典怪誕小說的“同途殊歸”——《蛇性之淫》與《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人物形象對比分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3 馮奇;;論郭沫若歷史劇的人物特質(zhì)[A];“郭沫若在日本”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1988年
4 王雙;;新時期《詩經(jīng)》人物形象研究述評[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5 李默然;;對戲劇現(xiàn)狀的思考[A];中國戲劇獎·理論評論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6 盧燕麗;;《詩經(jīng)》人物形象的文化史意義[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七輯)[C];2004年
7 羅平立;;當前文藝在人性表現(xiàn)上的誤區(qū)[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5)[C];2005年
8 高建民;;孫悟空與李逵[A];第二屆全國《西游記》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恩波;人物是小說的生命[N];中國文化報;2011年
2 王娟;塑造讓人信服的警察人物形象[N];人民公安報;2014年
3 貴州大學2003級漢語言文學(師范) 雷雨;淺談《新歡》中的人物形象[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7年
4 藏策;構(gòu)建和諧社會文化中的文學話語與人物形象[N];文藝報;2007年
5 鄭恩波;反映中國農(nóng)民七十年成長史的一面明鏡[N];文藝報;2011年
6 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陳旭光;是小說,更是一部晚清歷史畫卷[N];中國文化報;2011年
7 陳永勝;農(nóng)民的禮贊[N];朔州日報;2012年
8 張學昕;當代文學人物形象的民族身份[N];光明日報;2002年
9 劉構(gòu);《遠去的馬群》獨具黑土地品格[N];文藝報;2007年
10 王鏞;塑造真實而深刻的歷史人物形象[N];中國文化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特木爾巴根;“新時期”科爾沁蒙古語小說獨特人物形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2 嚴麗珍;論巴金小說中的人物形象[D];復旦大學;2008年
3 蔡益懷;香江浪子悲歌[D];暨南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曉燕;《莊子》人物形象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袁連磊;《莊子》人物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3 彭學艷;中、西抉擇與老舍文學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文化矛盾蘊涵[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4 郭迎春;淺析《荀子》中的人物形象[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黃洪添;《東西晉演義》人物形象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葛剛巖;論《史記》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7 李先憲;《許三觀賣血記》的日常性與小人物形象[D];復旦大學;2011年
8 王興祥;亦仙亦凡,亦古亦今[D];中國石油大學;2011年
9 劉琳;《莊子》寓言人物形象研究[D];濟南大學;2010年
10 王禎;當代兒童文學人物形象中的性別認識[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6077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6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