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白鹿原》與儒家文化和關(guān)學
本文關(guān)鍵詞:白鹿原、《白鹿原》與儒家文化和關(guān)學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白鹿原 《白鹿原》 儒家文化 關(guān)學 尋根文學
【摘要】:白鹿原的文化意蘊包含白鹿意象以及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的傳統(tǒng)、習俗、心理、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栋茁乖方(gòu)在白鹿原的地理坐標上,歷史與現(xiàn)實、真實與想象、思想與情感等等交織融匯,為當代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精神家園,其核心價值源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人為本、以仁為核心價值觀,集中體現(xiàn)為"做人"二字!栋茁乖分幸耘U族樵退茉斓闹煜壬侨寮椅幕木裣笳,白嘉軒是儒家文化的實踐者,同時作品展現(xiàn)了關(guān)學的人格魅力,是關(guān)學思想的活標本!栋茁乖肥俏幕此寂c傳統(tǒng)文化回歸思潮影響下當代"尋根"文學的代表作,試圖為構(gòu)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確立價值基礎(chǔ)。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School
【關(guān)鍵詞】: 白鹿原 《白鹿原》 儒家文化 關(guān)學 尋根文學
【分類號】:I207.425
【正文快照】: 一、白鹿原與《白鹿原》[見英文版第21頁,下同] 白鹿原,屬于現(xiàn)在陜西省西安市管轄,地跨藍田縣、長安區(qū)、灞橋區(qū)一縣兩區(qū)的灞河、mP河之間,東起點與簣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長安,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白鹿原遠古時期就是人類居住繁衍生息的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建偉;《白鹿原》與社會審美心理[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賈志宏;《白鹿原》中的“神靈”與“鬼怪”[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皇甫世奎;從兩性文化看《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J];唐都學刊;2004年05期
4 李清霞;審慎的態(tài)度 冷靜的批評——2004年《白鹿原》研究綜述[J];小說評論;2005年04期
5 姜敏;;白鹿原上的精靈——論《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悲劇性[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2期
6 史林盈;;《白鹿原》女性意識的演變[J];文學教育(上);2007年10期
7 楊梅;;民族文化的精魂——讀《白鹿原》有感[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呂真真;;《白鹿原》在哪里?[J];讀書;2008年05期
9 陳忠實;;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寫作手記(連載九)[J];小說評論;2009年01期
10 黃齊光;;從紛亂到清明 從混沌到新生——試論《白鹿原》中的唯物辯證法[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閻綱;;《白鹿原》鄉(xiāng)黨夜話[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8.6)[C];2008年
2 王杰;;略論當代中國文學的美學風格、——兼論《白鹿原》的美學闡釋[A];東方叢刊(1999年第3輯 總第二十九輯)[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心;《白鹿原》澄清不實報道[N];中國電影報;2007年
2 王丹;電影《白鹿原》:恢弘蒼涼中國風[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3 記者 徐佳;蹣跚行走《白鹿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石一寧;說不盡的《白鹿原》[N];文藝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甘文瑾;《白鹿原》:要準確把握歷史觀和主題內(nèi)涵[N];中國電影報;2007年
6 周珍;舞劇《白鹿原》教學實踐雙豐收[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向紅邋小玲 實習生 尚甜 盧峰 陳婷;舞劇《白鹿原》成功演出備受好評[N];陜西日報;2007年
8 胡軍;《白鹿原》電影改編受關(guān)注[N];文藝報;2007年
9 沈洪;難產(chǎn)14年,電影《白鹿原》不能承受之重[N];西部時報;2007年
10 任晶晶邋曾祥書;《白鹿原》紀念座談會在京召開[N];文藝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利榮;歷史轉(zhuǎn)型時期的女性悲劇[D];西北大學;2015年
2 王百伶;論《白鹿原》中的空間書寫[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高領(lǐng);重建“鄉(xiāng)土”敘述及其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4 姚芮玲;從比較視野看《白鹿原》對文化與人性悖謬情境的發(fā)掘[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春陽;《白鹿原》對現(xiàn)代革命歷史的敘述、重建與超越[D];西南大學;2010年
6 蘇丹;《白鹿原》地域性語言及其成因[D];中南大學;2010年
7 金鴻雁;論《白鹿原》中民俗文化的特征及其價值[D];延邊大學;2007年
8 董煒;《白鹿原》人物悲劇命運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9 張婷;論《白鹿原》的地域文化內(nèi)涵[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張麗娟;《白鹿原》敘事藝術(shù)探析[D];廣西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7837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7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