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是對存有問題的發(fā)問—論海德格爾的本有之思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08:45
【摘要】:在海德格爾看來,西方傳統(tǒng)形而上學由于無視了“存在者”與“存在”之間的存在論區(qū)分,而僅僅把“存在者”的存在等同于某種被人為設定的“存在者”,將存在表述為種種表象所由以構成的概念,最終使存在問題不再作為一個問題而自行遮蔽了起來。由此,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將對傳統(tǒng)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傾向的批判作為自己展開對存在問題進行追問的出發(fā)點。但是訴諸《存在與時間》,我們可以看出海德格爾并未完全擺脫傳統(tǒng)形而上學對其思想的束縛,整個文本仍然帶有一些形而上學的殘留,主要表現(xiàn)為:此在作為存在之本現(xiàn)的方式,“存在”的根據(jù)在于“此在”對存在的發(fā)問和揭示,人的思想只有通過此在這條唯一的途徑才能通達存在的澄明之境!洞嬖谂c時間》中的這種主體性形而上學的傾向被很多哲學家所詬病,于是海德格爾為徹底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克服,在其后期思想的主要著作《哲學論稿》中引出了一條對存在問題之追問的新的思路,也即從本有而來。在其中,海德格爾放棄了以此在為途徑跳躍入存在的方式,而是從存在本身開始追問。海德格爾用“存有”(Seyn)代替了“存在”(Sein)這個概念!按嬗小迸c“存在”之不同在于,“存有”意在更本源的切近存在,從本有而來,意味著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徹底的克服。而海德格爾之所以力圖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進行徹底的批判和克服,就在于現(xiàn)代社會中廣泛存在著的一種人對于自身存在所表現(xiàn)出來的虛無主義的憂慮,在《哲學論稿》中被表述為“存在之離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無關乎個體的某種經(jīng)驗,本質(zhì)上來源于西方形而上學的開端,隨著歷史的延展在現(xiàn)代社會中憑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得以加強。這個毫無疑問的時代正是被現(xiàn)代社會的技術之思所統(tǒng)治著,存在之離棄狀態(tài)在這種統(tǒng)治下得以愈演愈烈。作為存在論意義上的存在之離棄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表現(xiàn)為人們生活在一個問題闕失的時代,不再對存在問題抱有疑問,迷失在與存在者之關聯(lián)性的“體驗”中而不自知,這就是對現(xiàn)存一切不抱懷疑與追問的“存在之遺忘狀態(tài)”。存在之遺忘狀態(tài)是存在之離棄強化的必然結果,也是造成人的存在主義之焦慮的原因。存有之離棄繼而導致了存在之遺忘的急難性,使得存在者通達此在成為了一個急難性的問題。此種急難性在促使存有之真理作為對存有問題的追問而得以本現(xiàn)時,也就是在這種急難性的逼迫下,當我們?nèi)プ穯枴拔覀兪钦l”這個問題時,此在也在此顯現(xiàn)于我們自身。在此意義上,對存在的追問本身也就作為一種目標而存在。對存有問題的追尋本身即是對它的發(fā)現(xiàn),就像我們對于此在問題的追尋,本身并不是要求我們必須以通達此在為目標,或者為自己預設一個理念性的目的,而是在這種不斷對此在的追尋以及對種種可能性的追尋中,發(fā)現(xiàn)我們的人之本性,成為最本真的自己。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516.54
本文編號:2675733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B516.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仲霞;楊春時;;從此在到本有——海德格爾從生存論到存在論的轉(zhuǎn)向[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2 楊春時;仲霞;;本有現(xiàn)象學:后期海德格爾對存在問題的探索[J];學術月刊;2013年03期
3 張一兵;;回到海德格爾[J];學術月刊;2012年05期
4 支運波;;論本有(Ereignis)在海德格爾思想中的地位及含義[J];人文雜志;2012年01期
5 張一兵;;走向本有之思的道路——海德格爾的秘密自我思想總結[J];學術月刊;2011年10期
6 柯小剛;;從《存在與時間》到《哲學論稿》:海德格爾前后期思想關系疏解[J];現(xiàn)代哲學;2011年01期
7 孫周興;;后神學的神思——海德格爾《哲學論稿》中的上帝問題[J];世界哲學;2010年03期
8 涂麗平;宋朝普;;論海德格爾本有之思[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5期
9 張祥龍;;海德格爾后期著作中“Ereignis”的含義[J];世界哲學;2008年03期
10 王慶豐;存在的澄明與人類的解放——海德格爾與馬克思的存在論思想之比較[J];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孫周興;;海德格爾與后哲學的思想前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本文編號:267573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exuezongjiaolunwen/2675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