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老年金融實證研究
【圖文】:
資料來源:根據(jù)人連統(tǒng)計年鑒2005一2009、大連人口資料匯編、大連人口整理而得(2)老齡化程度不斷上升圖2一2顯示了大連老年人口占大連總人口的比重。數(shù)據(jù)所選年份有大連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年份1982年、大連進入老年型城市的年份1987年、大連第四次人口普查年份2000年,以及大連2004一2008年。值得說明的一點是之所以選擇這些年份從一定的角度反映了大連的老齡化過程,,1982年成年型人口,1986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大連總人口的比重由9.83%上升到了1987年的10.08%,表明大連進入了老齡化城市,1988年所占比重達到10.4%。此后老齡化程度持續(xù)上升,2008年比重己經達到了17.77%,可見大連老齡化的水平是較高的。
從絕對數(shù)量上來看,80歲及以上高齡人口由1987年的51012人增加到2008年的120300人,增加了69288人,年均增加率為4.17%,高于大連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年均增長率3.5%。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832.7;D669.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玉軍;陳華超;;服務業(yè)外商直接投資研究的現(xiàn)狀與進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年12期
2 劉衛(wèi);;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與現(xiàn)狀分析——金融服務業(yè)地理集聚[J];上海經濟研究;2007年11期
3 栗麗;中國金融服務業(yè)開放策略淺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1998年07期
4 姚戰(zhàn)琪;金融服務業(yè)產業(yè)關聯(lián)度的比較研究[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5 秦月星;;關于中國發(fā)展金融服務業(yè)的思考[J];技術經濟;2009年02期
6 馬恩濤;;金融服務業(yè)增值稅征收問題的思考[J];稅務研究;2010年09期
7 王芷萱;;對金融服務業(yè)開征增殖稅的國際借鑒[J];商業(yè)會計;2011年19期
8 程斌;;世貿組織副總干事6月24日在日內瓦“服務業(yè)聯(lián)盟”會議上的演說[J];世界貿易組織動態(tài)與研究;1997年11期
9 蔣曉楓,李金明;風起云涌的世紀末金融服務業(yè)購并浪潮[J];浙江金融;1999年08期
10 韓倩;;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金融服務業(yè)[J];水路運輸文摘;200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新鋒;;低碳經濟視角下貴州省人居環(huán)境與能源消費關系實證研究[A];2010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0年?ǘC];2010年
2 姜光磊;;基于宏觀視角的消費需求實證研究[A];《武漢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3 劉莉亞;;不同經濟背景下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影響差異化的實證研究[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10)[C];2010年
4 龍立榮;陳雪玲;;論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的關系[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5 趙伶俐;;當代中國青年審美價值觀實證研究[A];中華美學學會第六屆全國美學大會暨“全球化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童瑩娟;王喬君;;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服務質量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A];第三屆全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8年
7 李素云;趙京生;;試論王清任是經絡實證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A];中國針灸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下集)[C];2009年
8 彭國勝;;農民對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觀體驗與政府信任的構建——基于貴州省的實證研究[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何遠梅;;對體育營銷中品牌社群的消費價值實證研究[A];首屆中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5年
10 李瑞;;武漢市鄉(xiāng)鎮(zhèn)政府體制改革的實證研究——基于武漢市八個鄉(xiāng)鎮(zhèn)的調查[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空文;創(chuàng)新 “十一五”金融業(yè)主旋律[N];中國財經報;2005年
2 田文慧 編譯;無線金融服務業(yè)日漸興起[N];國際商報;2001年
3 記者 黃庭鈞;國內金融服務業(yè)成國際并購“香餑餑”[N];經濟參考報;2006年
4 鮑仁;支持和引導金融服務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N];期貨日報;2007年
5 孫曉霞;東方龍基金:金融服務業(yè)仍有很大增長空間[N];證券時報;2007年
6 記者 李思;金融業(yè)首季招聘意向居首[N];上海金融報;2010年
7 黃庭鈞;中國金融服務業(yè)正成為國際并購的“香餑餑”[N];經理日報;2006年
8 ;跨國并購如何下注[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9 趙曦;北京金融服務產業(yè)鏈延伸提速[N];消費日報;2007年
10 記者 劉立;冀臺金融高峰論壇在省會舉行[N];河北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玲;中國企業(yè)利益相關者管理策略實證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2 金濤;利率、股價和匯率關聯(lián)的實證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楊麗麗;國際化與企業(yè)績效的理論及實證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4 王革平;中國金融市場最優(yōu)均衡理論與實證研究[D];同濟大學;2004年
5 蔣東仁;論產業(yè)集群及其成長中的政府行為[D];南京理工大學;2006年
6 楊薇;轉型經濟下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7 赫鳳杰;公司資本結構戰(zhàn)略效應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8 閆森;東盟五國通貨膨脹的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9 崔渭;中國金融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與績效關系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譚小平;我國上市公司債務期限結構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社云;金融集聚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關系的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2 程新華;大珠三角地區(qū)金融集聚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3 肖卉;基于空間可達性分析的松滋市金融布局優(yōu)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守財;產業(yè)集聚過程中的金融聚集效應——模型與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胡紹航;中國汽車金融服務業(yè)的發(fā)展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6 呂芳;西部地區(qū)金融服務能力的評估與比較[D];蘭州大學;2010年
7 楊燁;上海金融產業(yè)集群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黃河;成都市城市化與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關系的實證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1年
9 吳君;北京市CBD地區(qū)白領員工“過度勞動”狀況的實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年
10 楊芬;金融業(yè)集聚及其輻射效應的實證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0430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bankxd/260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