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排斥對下屬職場偏差行為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C933;C913.2
【圖文】:
領導要在工作和學習中逐漸轉(zhuǎn)變觀念,弱化自身的組織及時調(diào)整領導行為,主動與下屬維持“合作共贏”的關系,為下屬提供資金等資源支持。員工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技能以獲得持,改善領導-下屬關系,同時建立良好的壓力排解和心理舒緩機制,對自身工作的影響,積極主動參與組織工作,不斷規(guī)范職場工作行為究框架與方法究內(nèi)容究通過對過往研究文獻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作為自變量、職場偏差行為作為因變量,探討領導排斥與職場偏差行機制,并揭示組織承諾在兩者之間的中介作用和領導組織化身的調(diào)節(jié)型如圖 1-1 所示:
圖 1-2 本研究技術路徑圖1.3.3 研究方法與工具(1)文獻分析法利用中國知網(wǎng)、Web of Science、Scopus 等數(shù)據(jù)庫,以“領導排斥(LeadershipOstracism/ Supervision Ostracism)”、“職場排斥(Workplace Ostracism)”、“組織承諾(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偏差行為(Workplace Deviance Behavior)”、“領導組織化身(Supervisor' s Organizational Embodiment)”等關鍵詞進行文獻查找,歸納整理、分析借鑒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確定了相關變量的概念內(nèi)涵、維度測量以及研究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理論模型。(2)問卷調(diào)查法在編制問卷的過程中,選取相對成熟的測量量表對研究變量進行測量,并通過預
H5:領導組織化身在領導排斥對下屬組織承諾的影響過程中發(fā)揮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假設匯總與研究模型基于社會交換理論和領導組織化身理論,本文分析了領導排斥對職場偏差行影響、組織承諾對領導排斥和職場偏差行為之間的中介作用、領導組織化排斥和組織承諾之間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共提出了 5 個研究假設。具體如表 3-1基礎上,提出了如圖 3-1 的研究模型。表 3-1 研究假設匯總表編號 研究假設H1 領導排斥與職場偏差行為呈正相關關系H2 領導排斥與員工組織承諾呈負相關關系H3 組織承諾與員工職場偏差行為呈負相關關系H4 組織承諾在領導排斥對下屬職場偏差行為影響過程中發(fā)揮中介作用H5 領導組織化身在領導排斥對下屬組織承諾的影響過程中發(fā)揮正向調(diào)節(jié)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玉婷;;高職院校大學生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心理危機預防機制研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年21期
2 韋慧民;農(nóng)梅蘭;;領導者攻擊型幽默對員工偏差行為的影響[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20年01期
3 郭聰宇;;青少年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擴散與矯治[J];傳播力研究;2019年13期
4 白雪靜;;青少年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產(chǎn)生與矯治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9年09期
5 田江萍;;我國中小學學生常見偏差行為及其輔導原則[J];教書育人;2008年01期
6 雷靂;李冬梅;;青少年網(wǎng)上偏差行為的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10期
7 陳麗華;;中職學校教師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學生的偏差行為[J];文教資料;2011年09期
8 徐文明;梁芹生;羅蘇梅;;心理控制與大學生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關系[J];校園心理;2017年02期
9 銀春銘;;國外兒童少年若干偏差行為的心理分析簡述(下)[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年11期
10 李彥;賈璐璐;任磊;宋慧軍;;鄉(xiāng)鎮(zhèn)留守兒童學習偏差行為影響機制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璐;劉麗紅;;大學生安全感對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影響: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A];第十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6年
2 王莉;鄒泓;;青少年網(wǎng)絡偏差行為、網(wǎng)絡成癮與日常問題行為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雷靂;馬曉輝;;青少年網(wǎng)絡道德態(tài)度與其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關系[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程超;;員工偏差行為控制——基于員工關系管理的視角[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5 王冬燕;余嘉元;;基于加權關聯(lián)規(guī)則的護理人員偏差行為研究[A];增強心理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功能——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李倪;牛倩倩;;不當督導與偏差行為和組織公民行為關系研究[A];心理學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7 楊雷雷;張亞利;李莉;;大學生自尊與網(wǎng)絡偏差行為的關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A];第二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心理學與國民心理健康摘要集[C];2017年
8 ;偏差行為的來源——家長學校父母成長系列課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文集[C];2018年
9 曹}
本文編號:2770058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lindaojc/277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