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決策結果的可信性評估及決策機制改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28 23:17
【摘要】:群決策可能是追求決策方案更完備,也可能是追求決策結果(評價結果)在已有方案集內(nèi)更準確,但更多的是先追求決策方案的完備性,再實現(xiàn)決策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假設決策方案是完備的,只對群決策結果的準確性做研究,即對群決策結果做可信性評估,并在評估的基礎上對群決策機制提出新的改進方法。本文將專家的決策結果分為基于方案獨立評價的確定性決策結果、基于方案比較評價的確定性決策結果、基于方案獨立評價的模糊決策結果和基于方案比較評價的模糊決策結果四類,分別給出可信性評估方法。評估方法分為定性評估(即給出決策結果是否可接受的判斷)和定量評估(只給出決策結果的可信度,但不給出具體判斷)。可信性評估的主要依據(jù)是決策偏差,而決策偏差正是本文中群決策機制改進的重要依據(jù),因此,決策結果的可信性評估可促進決策機制改進,而決策機制的改進又可以減小決策偏差。 本文認為專家對方案評價的主要依據(jù)是決策規(guī)則和方案本身,但決策中還存在決策人主觀因素和隨機因素的影響,后兩種因素可能會對群決策結果的準確性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本文正是通過對專家所給評價結果數(shù)據(jù)的分析,對群決策中專家、方案以及群結果的可信性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評估。本文中的可信性評估按上面決策結果的分類分別做研究。 基于方案獨立評價的確定性決策結果,即專家對每個方案均給出明確的評價值。本文假設專家對方案的評價值在僅受隨機因素的影響下服從正態(tài)分布。文中將專家的評價值做適當變換,使所有數(shù)據(jù)均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然后,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中的χ2統(tǒng)計量、F統(tǒng)計量和方差分析方法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決策結果做統(tǒng)計分析,最后對群決策結果的可信性做出全面的評估。 基于方案比較評價的確定性決策結果,又分為方案全排序決策結果和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決策結果。對全排序決策結果,本文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中的t統(tǒng)計量和信息熵對專家的全排序決策結果的可信性做出定性和定量評估。對于判斷矩陣決策結果,本文以判斷矩陣的三元素一致性定義為基礎,并以此作為決策結果可信性評估的依據(jù),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中的t統(tǒng)計量對專家的可信性、方案評價的可信性以及群結果的可信性做出評估。 基于方案獨立評價的模糊決策結果,即專家對每個方案的評價結果是多個值或一個區(qū)間,并可給每個評價值賦予隸屬度。本文對這一模糊決策結果的可信性評估主要依據(jù)專家評價結果的模糊度和一致度,模糊度是用來度量專家對方案評價結果的模糊程度。一致度是指專家對方案的評價結果與群評價結果或其他專家評價結果之間的一致程度。群評價結果的可信性是對所有專家評價結果可信性的綜合。 基于方案比較評價的模糊決策結果,分為全排序的方案模糊位次決策結果和方案兩兩比較的模糊判斷矩陣決策結果。對于模糊位次決策結果,本文利用信息熵度量專家決策結果的模糊度和一致度,最后,綜合專家的模糊度和一致度,對專家決策結果的可信度給出一個評價值。對于模糊判斷矩陣決策結果,本文仍以模糊度和一致度作為專家決策結果可信性評估的依據(jù)。群決策結果的可信性是對所有專家決策結果可信性的綜合。 本文提出新的群決策機制改進方法,將群決策過程視為專家之間的完全信息靜態(tài)博弈和決策發(fā)起人與專家之間(設專家與決策發(fā)起人之間存在利益沖突)的主從博弈兩種均衡的實現(xiàn)過程。文中引入專家的投入偏差函數(shù)和偏差罰函數(shù),通過對決策發(fā)起人與專家之間三種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加入偏差罰函數(shù)的博弈模型才能實現(xiàn)委托代理的激勵相溶約束,決策發(fā)起人可以通過設定決策偏差的上限閥值改變均衡點,提高群決策的效率和決策結果的可信性。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C934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C9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波,付微;一種有限方案多目標群決策方法[J];系統(tǒng)工程;1998年04期
2 熊立,梁
本文編號:277357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lindaojc/2773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