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式輸入對緩解高中生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有效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04 23:45
當前高中學生作文中經常出現(xiàn)詞匯、形態(tài)、句法等使用錯誤,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的表達,漢語式英語,很大程度是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因此母語負遷移對我國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與水平有很大的影響。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中學生的語言輸入不足造成的。背誦作為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方法,是一種非常有效地語言輸入方式。本研究依據第二語言習得及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嘗試用背誦這種語言輸入方式來緩解高中生英語寫作輸出過程中所存在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有兩個:(1)背誦輸入對緩解高中生英語寫作中詞匯層面、句法層面、篇章層面的母語負遷移各有何作用?(2)高中學生對通過背誦式輸入來緩解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的態(tài)度如何?在研究方法設計上,本文采用了實驗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訪談法。整個教學實驗持續(xù)10周,研究對象是山東省濱州市某高中二年級兩個自然班100名學生,這兩個班被隨機的分為實驗班和控制班。在實驗開始前,對兩個班進行寫作前測;實驗過程中,要求實驗班的學生在正常上課的基礎上課后進行英語短文背誦,控制組不進行英語短文背誦,背誦材料選自《新概念英語2》;實驗結束后,對兩個班進行作文后測,并對挑選的6名學生進...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背誦輸入
2.1.2 母語負遷移
2.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2.1 關于背誦輸入的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2.2 關于背誦輸入的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2.3 關于寫作中母語負遷移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2.4 關于寫作中母語負遷移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2.5 關于背誦輸入對母語負遷移的研究現(xiàn)狀
2.3 理論基礎
2.3.1 Krashen的監(jiān)控模式
2.3.2 Skehan的平行知識表征系統(tǒng)
2.3.3 Bialystok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2.3.4 本文的理論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問題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4.1 數據分析
4.1.1 實驗前測結果分析
4.1.2 實驗后測結果分析
4.1.3 實驗組前后測結果對比分析
4.1.4 訪談結果分析
4.2 前后測文本分析
4.2.1 詞匯層面
4.2.2 句法層面
4.2.3 語篇層面
4.3 結果討論
4.3.1 背誦輸入對詞匯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4.3.2 背誦輸入對句法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4.3.3 背誦輸入對語篇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第五章 結論
5.1 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
5.2 啟示與建議
5.3 研究的局限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Ⅰ
附錄Ⅱ
附錄Ⅲ
附錄Ⅳ
致謝
本文編號:4014360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1.4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背誦輸入
2.1.2 母語負遷移
2.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2.2.1 關于背誦輸入的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2.2 關于背誦輸入的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2.3 關于寫作中母語負遷移國外研究現(xiàn)狀
2.2.4 關于寫作中母語負遷移國內研究現(xiàn)狀
2.2.5 關于背誦輸入對母語負遷移的研究現(xiàn)狀
2.3 理論基礎
2.3.1 Krashen的監(jiān)控模式
2.3.2 Skehan的平行知識表征系統(tǒng)
2.3.3 Bialystok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2.3.4 本文的理論框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問題
3.2 研究對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4.1 數據分析
4.1.1 實驗前測結果分析
4.1.2 實驗后測結果分析
4.1.3 實驗組前后測結果對比分析
4.1.4 訪談結果分析
4.2 前后測文本分析
4.2.1 詞匯層面
4.2.2 句法層面
4.2.3 語篇層面
4.3 結果討論
4.3.1 背誦輸入對詞匯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4.3.2 背誦輸入對句法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4.3.3 背誦輸入對語篇層面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第五章 結論
5.1 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
5.2 啟示與建議
5.3 研究的局限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Ⅰ
附錄Ⅱ
附錄Ⅲ
附錄Ⅳ
致謝
本文編號:4014360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4014360.html
上一篇:淺談提高高中生物復習課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