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促進教學變革研究
【學位單位】:江蘇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G434
【部分圖文】:
江蘇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法循“調研人工智能教學應用的發(fā)展現狀例→進行關于人工智能促進教學變革方學環(huán)節(jié)產生影響→探討人工智能促進教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探討人工智能展開研究。研究思路如圖 1-1 所示。人工智能促進教學變革研究
經網絡、機器學習、智能機器人等。近年來,隨著計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算法的發(fā)展(如圖 2-1 所示),人工智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并且廣泛運用于金融、醫(yī)療、家居等多領域,各行各業(yè)都在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破解行業(yè)難題,教育也不例外。張坤穎指出人工智能是一種增能、使能和賦能的技術,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形態(tài)分為主體性和輔助性兩類[1]。主體性是指特定教育系統(tǒng)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體,如智能教學機器人、智能導師系統(tǒng)等;輔助性是指將人工智能的功能模塊或部分結構融入到教學、資源和環(huán)境、評價和管理之中,轉變?yōu)槊襟w或工具以發(fā)揮其功效,如智能化評價、自適應學習、教育管理與決策等。
2.2.2 自然語言理解自然語言理解是研究如何使計算機能夠理解和生成人的語言,達到人機自然交互的目的。自然語言理解主要分為聲音語言理解和書面語言理解兩大類。其理解的過程一般分為三步:①將研究的問題在語言學上以數學形式化表示;②把數學形式表示為算法;③根據算法編寫程序,在計算機上實現。自然語言理解的過程如圖 2-2 所示。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志河;伊潔;;AIED技術支持下的適應性教育模式的構建及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7年11期
2 胡航;董玉琦;;深度學習內容的構成與重構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17年10期
3 楊現民;趙鑫碩;陳世超;;“互聯網+”時代數字教育資源的建設與發(fā)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7年10期
4 劉勇;李青;于翠波;;深度學習技術教育應用:現狀和前景[J];開放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5 張坤穎;張家年;;人工智能教育應用與研究中的新區(qū)、誤區(qū)、盲區(qū)與禁區(qū)[J];遠程教育雜志;2017年05期
6 吳永和;劉博文;馬曉玲;;構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態(tài)系統(tǒng)[J];遠程教育雜志;2017年05期
7 陳凱泉;沙俊宏;何瑤;王曉芳;;人工智能2.0重塑學習的技術路徑與實踐探索——兼論智能教學系統(tǒng)的功能升級[J];遠程教育雜志;2017年05期
8 王天平;;大數據誘發(fā)教學深度變革的實現方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7年09期
9 唐燁偉;郭麗婷;解月光;鐘紹春;;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下的STEM跨學科融合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7年08期
10 王萍;陳章進;陶媛;;智能虛擬助手的教育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柯懷鴻;盛利;;未來,醫(yī)學院在虛擬世界授課[N];科技日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利;承繼與發(fā)展:基礎教育體育教學變革30年(1979-2009)[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蔚;智慧型課程設計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7年
2 陳穎;人工智能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南昌大學;2013年
3 王玉玨;我國高校工科機器人教育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4 張雙;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教學變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2664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jiaoyulunwen/jykj/282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