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帶狀覆蓋下播期對旱地冬小麥土壤水分和溫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19:14
秸稈帶狀覆蓋采用“種的地方不覆,覆蓋的地方不種”的局部覆蓋方式,其對土壤水溫的影響較傳統(tǒng)覆蓋方式不同,因此導致適播期也發(fā)生改變。本研究在西北半干旱雨養(yǎng)條件下,以冬小麥為研究對象,設置6個播期(日/月):14/9、19/9、24/9、29/9、4/10、9/10,其中24/9為當?shù)卮筇锍R?guī)播期(CK)。研究了秸稈帶狀覆蓋條件下不同播期對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生長及產量影響,并確定出西北半干旱雨養(yǎng)區(qū)秸稈帶狀覆蓋種植冬小麥的適宜播期,結果將為該技術的應用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jù)。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秸稈帶狀覆蓋種植冬小麥應適期早播。不同播期對冬小麥產量影響明顯,處理間產量最大相差44.00%;以19/9播種產量最高,為5096.00 kg·hm-2,較CK顯著增產5.76%;而過早(14/9)和過晚播種(29/9、4/10、9/10)均較CK減產,以9/10播種產量最低,較CK減產26.55%。不同播期下產量差異主要由穗粒數(shù)和單位面積穗數(shù)引起,而千粒重較穩(wěn)定,穗粒數(shù)、單位面積穗數(shù)和千粒重的處理間的最大差異率依次為24.99%、21.17%和6.50%。19/9播種產量最高主要因為其穗粒數(shù)、單位面...
【文章來源】:甘肅農業(yè)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播期對土壤水溫環(huán)境的影響
1.2.2 播期對作物生育進程及生長指標的影響
1.2.3 秸稈覆蓋對作物生長環(huán)境及產量的影響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目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測定項目與方法
2.4.1 生育期記載
2.4.2 土壤含水量測定及計算
2.4.3 土壤溫度測定
2.4.4 干物質測定
2.4.5 產量性狀的測定
2.4.6 農田耗水量與水分利用效率計算
2.5 數(shù)據(jù)處理
第三章 播期對產量及相關農藝指標的影響
3.1 產量和產量要素變化
3.2 生育進程差異
3.3 干物質積累與分配差異
第四章 播期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4.1 播期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4.1.1 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含水量變化
4.1.2 各生育期土壤水分變化
4.1.3 全生育期各土層平均含水量變化
4.1.4 各時期、各土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
4.2 播期對冬小麥植株水分的影響
4.3 土壤水分與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4.3.1 土壤水分與植株含水量的相關分析
4.3.2 土壤水分與產量、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相關分析
第五章 播期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5.1 不同播期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5.1.1 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溫度的變化
5.1.2 各生育期土壤溫度動態(tài)變化
5.1.3 全生育期不同土層土壤溫度變化
5.1.4 各時期、各土層土壤溫度動態(tài)變化
5.1.5 土壤溫度日變化
5.2 土壤溫度與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5.2.1 土壤溫度與植株水分的相關分析
5.2.2 土壤溫度與產量、產量要素、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相關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2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導師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播期對山西省冬小麥莖蘗幼穗分化及產量的影響[J]. 行翠平,田靜,安林利,韓東翠,史民芳,張建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03)
[2]晚播對小麥生長發(fā)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沈慶雷,杜斌,趙田芬,張平,袁曉明,韓根成,孫小明.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5(01)
[3]西北旱地春小麥不同覆蓋措施的溫度和產量效應[J]. 程宏波,柴守璽,陳玉章,范穎丹,黃彩霞,常磊,楊長剛. 生態(tài)學報. 2015(19)
[4]一種旱地秸稈帶狀覆蓋作物種植新技術[J].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5)
[5]不同播種期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研究[J]. 周忠文,焦美齡,段金省. 中國農學通報. 2014(24)
[6]覆蓋模式對旱地冬小麥土壤溫度和產量的影響[J]. 陳玉章,柴守璽,范穎丹,程宏波,黃彩霞,譚凱敏,常磊,楊長剛.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4(04)
[7]苗帶深松條件下秸稈覆蓋對春玉米土壤水溫及產量的影響[J]. 李靜靜,李從鋒,李連祿,丁在松,趙明. 作物學報. 2014(10)
[8]秸稈覆蓋旱作瓜田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及對西瓜產量的影響[J]. 孫紅霞,王維,張鵬,王智威,賈志寬,楊寶平,韓清芳.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07)
[9]播種期溫度變化對甜菜出苗天數(shù)的影響[J]. 王萍,趙宏亮,譚賀,李琬,許捷思,許顯濱. 中國糖料. 2014(03)
[10]適宜播期提高農牧交錯帶春小麥產量和水氮利用效率[J]. 楊寧,潘學標,張立禎,王靖,董宛麟,胡琦,李秋月,王瀟瀟,唐建昭,劉哲,趙沛義.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08)
碩士論文
[1]播期對不同地力條件下冬小麥產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D]. 孔海波.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4
[2]不同播期對冀東地區(qū)春玉米生長發(fā)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D]. 金照光.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2014
[3]播期和播量對不同穗型冬小麥籽粒產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D]. 周曉虎.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3
[4]播期和種植密度對小麥群體結構與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D]. 王樹麗.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2
[5]冬小麥不同播期農藝性狀分析及其抗寒生理研究[D]. 李曉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6]秸稈覆蓋還田對渭北旱塬土壤理化性質及春玉米生長的影響[D]. 李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7]不同播期與密度對小麥生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D]. 楊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07352
【文章來源】:甘肅農業(yè)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播期對土壤水溫環(huán)境的影響
1.2.2 播期對作物生育進程及生長指標的影響
1.2.3 秸稈覆蓋對作物生長環(huán)境及產量的影響
第二章 研究內容與方法
2.1 研究目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測定項目與方法
2.4.1 生育期記載
2.4.2 土壤含水量測定及計算
2.4.3 土壤溫度測定
2.4.4 干物質測定
2.4.5 產量性狀的測定
2.4.6 農田耗水量與水分利用效率計算
2.5 數(shù)據(jù)處理
第三章 播期對產量及相關農藝指標的影響
3.1 產量和產量要素變化
3.2 生育進程差異
3.3 干物質積累與分配差異
第四章 播期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4.1 播期對土壤水分的影響
4.1.1 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含水量變化
4.1.2 各生育期土壤水分變化
4.1.3 全生育期各土層平均含水量變化
4.1.4 各時期、各土層土壤水分動態(tài)
4.2 播期對冬小麥植株水分的影響
4.3 土壤水分與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4.3.1 土壤水分與植株含水量的相關分析
4.3.2 土壤水分與產量、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相關分析
第五章 播期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5.1 不同播期對土壤溫度的影響
5.1.1 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溫度的變化
5.1.2 各生育期土壤溫度動態(tài)變化
5.1.3 全生育期不同土層土壤溫度變化
5.1.4 各時期、各土層土壤溫度動態(tài)變化
5.1.5 土壤溫度日變化
5.2 土壤溫度與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
5.2.1 土壤溫度與植株水分的相關分析
5.2.2 土壤溫度與產量、產量要素、干物質積累與分配的相關分析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6.1 結論
6.2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導師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播期對山西省冬小麥莖蘗幼穗分化及產量的影響[J]. 行翠平,田靜,安林利,韓東翠,史民芳,張建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03)
[2]晚播對小麥生長發(fā)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 沈慶雷,杜斌,趙田芬,張平,袁曉明,韓根成,孫小明.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5(01)
[3]西北旱地春小麥不同覆蓋措施的溫度和產量效應[J]. 程宏波,柴守璽,陳玉章,范穎丹,黃彩霞,常磊,楊長剛. 生態(tài)學報. 2015(19)
[4]一種旱地秸稈帶狀覆蓋作物種植新技術[J]. 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5)
[5]不同播種期對玉米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影響研究[J]. 周忠文,焦美齡,段金省. 中國農學通報. 2014(24)
[6]覆蓋模式對旱地冬小麥土壤溫度和產量的影響[J]. 陳玉章,柴守璽,范穎丹,程宏波,黃彩霞,譚凱敏,常磊,楊長剛. 中國農業(yè)氣象. 2014(04)
[7]苗帶深松條件下秸稈覆蓋對春玉米土壤水溫及產量的影響[J]. 李靜靜,李從鋒,李連祿,丁在松,趙明. 作物學報. 2014(10)
[8]秸稈覆蓋旱作瓜田土壤水分的空間變化及對西瓜產量的影響[J]. 孫紅霞,王維,張鵬,王智威,賈志寬,楊寶平,韓清芳.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4(07)
[9]播種期溫度變化對甜菜出苗天數(shù)的影響[J]. 王萍,趙宏亮,譚賀,李琬,許捷思,許顯濱. 中國糖料. 2014(03)
[10]適宜播期提高農牧交錯帶春小麥產量和水氮利用效率[J]. 楊寧,潘學標,張立禎,王靖,董宛麟,胡琦,李秋月,王瀟瀟,唐建昭,劉哲,趙沛義.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4(08)
碩士論文
[1]播期對不同地力條件下冬小麥產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響[D]. 孔海波.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4
[2]不同播期對冀東地區(qū)春玉米生長發(fā)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D]. 金照光.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2014
[3]播期和播量對不同穗型冬小麥籽粒產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D]. 周曉虎.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3
[4]播期和種植密度對小麥群體結構與氮素利用效率的影響[D]. 王樹麗.山東農業(yè)大學 2012
[5]冬小麥不同播期農藝性狀分析及其抗寒生理研究[D]. 李曉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6]秸稈覆蓋還田對渭北旱塬土壤理化性質及春玉米生長的影響[D]. 李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2
[7]不同播期與密度對小麥生育特性及產量的影響[D]. 楊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0735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nykj/29073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