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技術本質和馬克思技術論的比較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5
【中圖分類】:N031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揚;;“是什么”——技術的邏輯基礎及其反省[A];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年會暨西方技術文化與后現(xiàn)代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志平;施滸立;呂興榮;;多徑測量天線及座架的結構設計與力學分析[A];2005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陳凡;;現(xiàn)象學技術哲學:從本體走向經(jīng)驗[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4 董傳升;付學東;;技術與人主體地位的缺失——對體育技術化困境考查之一[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5 史建東;;某雷達結構力學分析[A];2006年全國電子機械和微波結構工藝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王萬玉;;遙感衛(wèi)星地面接收站伺服系統(tǒng)[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7 肖顯靜;;從海德格爾的技術哲學看生態(tài)技術的確立[A];2002年全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唐恒國;楊學書;于敬孝;;板坯連鑄機異地改造實踐[A];中國金屬學會2003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3)[C];2003年
9 周海春;;《道德經(jīng)》視域下“大道”運思的海德格爾方式[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湯銘;;衛(wèi)星跟蹤穩(wěn)定平臺實現(xiàn)[A];中國電子學會電子機械工程分會2007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徐忠根;讓座架延伸奇石之美[N];中國商報;2004年
2 見習記者馬群 記者王旭;新買的電視難道要捧著看?[N];撫順日報;2009年
3 記者 黃文生邋通訊員 王勇 侯貴生;廣珠城際輕軌江門站特大橋昨天架通[N];廣州日報;2008年
4 記者 蘇毅 通訊員 胡富君;株洲火車承載座架出口澳洲[N];長沙晚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任羽中;平板電視機“肢解”銷售設“陷阱”[N];解放日報;2009年
6 張國軍;“三包”規(guī)定比照普通電視機[N];中國工商報;2011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王瑾;Pentagon:設計,從芬蘭出發(fā)[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8 黃凱旋;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的和諧發(fā)展[N];廣州日報;2007年
9 韓建忠邋董超力;太鐵物流:快速運送平板大列[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10 吳偉忠;瓷盤畫收藏別具特色[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鐵權;海德格爾技術本質和馬克思技術論的比較[D];吉林大學;2005年
2 李存明;析海德格爾的技術“座架”概念[D];廈門大學;2007年
3 王星星;技術之追思[D];山西大學;2003年
4 衡治國;鐵路車輛鋼卷運輸座架設計與生產(chǎn)實施[D];重慶大學;2004年
5 孫躍;海德格爾技術觀釋義:人與自然關系的啟示[D];內(nèi)蒙古大學;2006年
6 馮振偉;海德格爾技術批判思想下的體育技術觀[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彭莉;技術的意義—海德格爾技術觀與馬克思技術觀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劉翔;論海德格爾關于技術異化的思想[D];山西大學;2007年
9 廖偉;作為方法的整體視域與海德格爾的技術哲學[D];四川大學;2002年
10 李娜;海德格爾技術追問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1438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projectlw/zzkxlw/28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