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
本文關鍵詞:論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食品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從生產、分配、流通到消費過程中,處處充斥著倫理道德的價值訴求。以人的絕對價值為起點,可以得出生命價值原則作為食品倫理的基本前提。通過食品之于生命的消極價值和積極價值,從而得出無害和健康分別作為食品倫理的消極原則和積極原則。而隨著食品倫理基本原則的擴展,以及關注對象由單個個體向社會與人類整體的擴展,公正原則必然成為食品倫理的擴展原則。因此,這四個原則共同構成了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體系,同時也是食品倫理的基本評價標準。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食品倫理 生命價值原則 無害原則 健康原則 公正原則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重點項目“江蘇公眾幸福狀況調查與研究”(12ZXA003)
【分類號】:B82-052
【正文快照】: 211189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逍2014-09-10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和消費社會的形成,關于食品的倫理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食品作為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資料,直接關涉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劉海龍;;食品倫理建設探析[J];理論導刊;2011年02期
2 蒲新微;;論實踐視閾下人的生命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J];理論探討;2009年05期
3 李倫;;器官移植:從技術理性到生命倫理[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新平;;消息源匿名的道德沖突與化解路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王薇;;公益型非政府組織行為的倫理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3 買買提吐爾遜·巴拉提;;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倫理道德建設問題[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1期
4 張峰;崔建霞;;應用倫理學研究生教學改革與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周慶山;;計算機網絡信息專業(yè)倫理守則制定問題初論[J];圖書與情報;2006年06期
6 李文萍;毛霞;關志界;;倫理視域中的不傷害原則[J];才智;2011年32期
7 任丑;;何種生態(tài)倫理學?[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12年02期
8 程功;;技術——倫理悖論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J];重慶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趙建軍;郝棟;;綠色發(fā)展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構建[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程功;;技術——倫理悖論的形成及其控制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田秀云;白臣;;我國當代責任倫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李潤珍;武杰;;跨學科視野下的工程倫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劉松濤;李建會;;斷裂、不確定性與風險——試析科技風險及其倫理規(guī)避[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張恒力;;加強工程倫理教育,推進自然辯證法課程改革[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龐俊來;;技術與倫理的和諧與悖結[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6 高興;;由創(chuàng)意產業(yè)引發(fā)的責任倫理思考[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7 錢麗榮;;安樂死漸進性路徑探析[A];2013浙江省醫(yī)學倫理與衛(wèi)生法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尹口;;健康權概念的反思與重構[A];2013浙江省醫(yī)學倫理與衛(wèi)生法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劉曉飛;自由軟件運動背景下的自由軟件倫理精神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姚站軍;“倫理大戰(zhàn)略”理論建構及其實踐透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喻文德;責任原則:公共健康的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馮粵;公民信息權利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梁德友;轉型期中國弱勢群體倫理關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鄒海貴;社會救助制度的倫理考量[D];中南大學;2010年
8 孫雯波;傳染病及其防控的倫理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9 徐海紅;生態(tài)勞動視域中的生態(tài)文明[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胡中華;論環(huán)境保護之為普遍義務[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梁小利;企業(yè)社會責任的三維度分析[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秦子淮;人學視野中的信息異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張海燕;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對生命倫理的挑戰(zhàn)[D];蘇州大學;2010年
4 張愛云;論綠色科技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南昌大學;2010年
5 李勝俊;從汶川5·12特大地震學校建筑倒塌看我國工程倫理問題[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6 董天宇;我國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的若干倫理沖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7 崔勝男;艾滋病治療藥物研發(fā)中存在的倫理問題初探[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紀海望;我國行政倫理失范成因及對策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陳張壯;傳媒責任論[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10 高艷艷;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代際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建軍;李齊根;張明;陳小松;徐寧;王鑫;韓龍志;羅毅;沈叢歡;邢天宇;奚志鋒;夏強;;肝移植術治療復發(fā)性肝細胞癌[J];肝膽外科雜志;2007年06期
2 王可山;郭英立;;食品質量安全政府管制缺陷及其完善[J];改革與戰(zhàn)略;2007年04期
3 胡德勝;;水人權:人權法上的水權[J];河北法學;2006年05期
4 謝志青;肖華安;;生命倫理學及其哲學前提[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5 張英;;從“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看儒家生命價值觀[J];理論探討;2007年02期
6 宋寶安,蒲新微;論當代中國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與生存價值[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5期
7 葉文虎,陳國謙,涂又光;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靈魂[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1999年04期
8 劉亞平;;美國食品監(jiān)管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9 張曙光;生存哲學的命意及其當代旨趣[J];哲學動態(tài);2001年01期
10 王新婷;;莊子人生哲學辨正[J];哲學動態(tài);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偉;蒲麗娟;;食品倫理:食品安全的救贖之道[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2 陳強;;淺析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xiàn)狀和對策[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S3期
3 何龍;;內銷食品為啥低標準?[J];雜文選刊(下半月版);2013年06期
4 喻文德;;論食品安全倫理的基本價值訴求[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5 邢晨;;論我國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完善[J];青春歲月;2014年13期
6 譚珊穎;;構建食品安全網絡治理機制的探討[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8期
7 劉海龍;;食品倫理建設探析[J];理論導刊;2011年02期
8 何方;;“杭州食品質量安全工作認知度”調查報告[J];杭州(生活品質);2010年09期
9 本刊綜合;;中國夢,食品藥品安全夢[J];中國西部;2013年19期
10 高珊;龍運杰;;不道德的食品與食品的道德[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紀秀芳;;由食品安全問題引發(fā)的思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安潔;楊銳;;山東省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規(guī)劃與建設研究[A];2006-2007年度標準化學術研究論文集[C];2008年
3 劉冠軍;;我國食品安全與食品安全標準體系[A];2006-2007年度標準化學術研究論文集[C];2008年
4 童濤;;以人為 本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監(jiān)管職責[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劉自林;;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的實踐與思考[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程科;謝健;;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創(chuàng)建食品最安全城市[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7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A];農業(yè)標準化文件匯編[C];2005年
8 蔣士強;;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當前的形勢與應對[A];第三屆科學儀器前沿技術及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周緒寶;;10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原因剖析與對策芻議[A];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歐朝法;;以人為本,關注食品質量安全——淺淡如何進一步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工作[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特派記者 廖慶凌 陳仕平 趙歧陽;食品安全牽腸掛肚[N];廣西日報;2007年
2 本報特派記者 高芳;啟動食品安全問責制[N];湖南經濟報;2007年
3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 何計國;我們的食品真的越來越不安全了嗎[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4 閆崢邋金可;奧運食品安全標準高于國際安全標準[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8年
5 邊長勇;30余家食品企業(yè)建議統(tǒng)一食品安全標準[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6 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副局長 張守文;做大做強食品產業(yè)關鍵在“龍頭”[N];黑龍江日報;2009年
7 ;李援:盡快確立國家食品安全標準[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9年
8 王旭;澳將實施進口食品安全檢查新法規(guī)[N];國際經貿消息;2000年
9 吳睿鶇;食品安全標準何時告別“一國兩制”[N];中國商報;2009年
10 記者 姚秋萍;謝通門縣被評為“自治區(qū)級食品安全示范縣”[N];日喀則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臧立新;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白麗;基于食品安全的行業(yè)管制與企業(yè)行動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王華書;食品安全的經濟分析與管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葉海燕;食品安全供求的成本收益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關者行為分析及其規(guī)制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6 韓丹;食品安全與市民社會[D];吉林大學;2011年
7 何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8 喇延真;清真飲食文化及其食品行業(yè)管理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9 何猛;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監(jiān)管體系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10 張峻豪;基于產權理論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效率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潘圣飛;中日食品安全管理的比較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2 王永強;當前我國食品行業(yè)政府規(guī)制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3 馬彥;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監(jiān)管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4 韓塔娜;我國食品安全治理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5 方佟曙;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湘潭大學;2008年
6 馮東旺;新時期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7 李博;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與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文娟;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監(jiān)管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9 蔣抒博;食品安全管制的經濟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10 郭驍駒;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論食品倫理的基本原則,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120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6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