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中游小流域水—沙—養(yǎng)分輸移過程研究
本文選題:水源區(qū) + 耕作措施 ; 參考:《西安理工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摘要】:水土流失引發(fā)的非點源污染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qū)水質的主要影響因素。丹江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區(qū)之一,其水質的穩(wěn)定與改善直接關系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效益。本文以丹江鸚鵡溝小流域的坡面和流域兩個不同尺度的降雨徑流、侵蝕產沙以及氮、磷的輸移過程為對象,系統研究了氮、磷等污染物隨徑流、泥沙過程的遷移轉化規(guī)律。坡面尺度的研究主要通過模擬降雨試驗,分析了坡面不同植被覆蓋與耕作措施下的坡面產流、產沙以及氮、磷的輸移過程,揭示了坡面植被的水沙調控對氮、磷遷移轉化過程的作用機制;流域尺度方面則較為系統地分析了典型降雨過程中徑流-泥沙-養(yǎng)分的遷移轉化過程,并基于RUSLE模型計算了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蝕量,分析了土壤侵蝕與土壤氮、磷的空間分布特征,識別了土壤侵蝕強度與氮磷含量的“侵蝕-污染物”優(yōu)先治理區(qū),揭示了流域典型降雨-徑流過程中土壤氮、磷的遷移過程機制。研究成果有助于闡明丹江水源區(qū)坡面-流域不同尺度下水-沙-養(yǎng)分輸移過程和機理,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qū)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以及非點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論文取得的主要結論如下:(1)揭示了坡面不同植被覆蓋與耕作措施下徑流-泥沙-養(yǎng)分輸移規(guī)律,闡明了坡面植被覆蓋與秸稈覆蓋的減沙阻污效果大于減水效果。模擬降雨的實驗結果表明:在雨強1.20 mm/min,降雨歷時為60min的降雨條件下,不同植被覆蓋與耕作措施下的地表徑流量表現為:裸地(BL)玉米單作(CL)秸稈覆蓋(SC)玉米和大豆套種(TCS)順坡壟作(BS)坡面上部為裸地+坡面下部為花生單作(BP)花生單作(PL)玉米和花生套種(TCP),以產流量最大的BL為基準,CL,SC,TCS,BS,BP,PL,TCP的產流量分別是裸地BL的93%,75%,51%,39%,28%,12%,6%。不同植被覆蓋和耕作措施下的產沙量大小為:BLBSSCCLBPTCSPLTCP。以BL為基準,BS,SC,CL,BP,TCS,PL,TCP 的分別是裸地 BL 產沙量的 87.4%,9.3%,7.1%,6.2%,3.3%,2.0%,0.4%。因此,植被覆蓋措施與秸稈覆蓋的減沙效果好于減水效果;產流產沙過程中伴隨的氮素流失量遠大于磷素流失量,NO3-N為地表徑流中TN流失的主要形態(tài),占總氮流失量的48.4%~78.9%,溶解態(tài)磷占總磷流失量的比例為42.2%~98.3%。(2)采用轉換函數確定了流域SCS-CN模型計算徑流的水文土壤組參數,得到了流域不同土壤深度Vereecken轉換函數模型的計算精度。利用K-means聚類法選取降雨量(P)、降雨歷時(D)、最大30分鐘雨強(Ⅰ30)3個指標將鸚鵡溝流域2011~2013年之間的154場降雨分為3種降雨類型。研究結果表明:雨型I(低降雨量短歷時)發(fā)生頻次最高,占總降雨次數的67.6%,雨型Ⅱ(中降雨量大雨強)次之,占總降雨次數的26.6%,雨型Ⅲ(高降雨量長歷時)發(fā)生次數最少;采用Vereecken轉換函數模型確定了 SCS-CN模型中的水文土壤組(HSG)參數,土壤表層0~10 cm飽和導水率的計算值精度最高,其誤差在25%以內。流域尺度的飽和導水率能夠為該地區(qū)水文模型的應用提供關鍵的土壤水文參數。(3)闡明了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流域土壤侵蝕強度的空間變化特征,量化了不同強度侵蝕區(qū)對總土壤流失量的貢獻率。鸚鵡溝流域年均土壤侵蝕模數為1247.7 t/km2;流域土壤侵蝕以微度侵蝕為主,微度侵蝕和輕度侵蝕面積共占流域總面積的比例為81.8%,主要分布在溝道、流域下游平緩區(qū)域以及流域中游和下游兩岸的林草地;強烈以及極強烈侵蝕面積較小,分別占流域面積的2.7%和0.2%,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陡坡耕地以及河流左岸的陡坡地;占流域總面積25.1%且以農地為主的Y1子流域,其土壤侵蝕量占流域土壤侵蝕總量的32.7%,隨著林草面積增加,流域的平均土壤侵蝕強度降低,占流域總面積的49.7%的Y5子流域,其土壤侵蝕量約占流域土壤侵蝕總量的58.7%。(4)闡明了流域土壤侵蝕與養(yǎng)分的空間耦合關系,識別了小流域“侵蝕-污染物”的優(yōu)先治理區(qū),確定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及順序。流域土壤全氮、銨態(tài)氮、硝態(tài)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0.87 g/kg、8.66 mg/kg和2.73 mg/kg。土壤全氮空間分布的最優(yōu)模型為線性模型,土壤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空間分布的最優(yōu)模型為高斯模型;鸚鵡溝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別為0.65 g/kg和8.70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空間分布的最優(yōu)模型分別為指數模型和高斯模型。Kriging插值表明研究區(qū)流域土壤全氮的高值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部的林地以及流域中游河道兩側坡耕地,而土壤全磷的高值區(qū)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東南部以及流域中下游河道兩側。根據建立的“土壤氮磷侵蝕模數”指標準確識別了流域中土壤侵蝕和養(yǎng)分的優(yōu)先治理區(qū)。(5)揭示了流域降雨徑流過程中氮、磷的輸移機制,初步闡明了水土流失與氮磷流失的空間尺度效應。鸚鵡溝流域3場典型降雨事件(E1、E2、E3)的地表徑流總氮輸出量分別為24.2 kg、10.6 kg、2.8 kg,其中硝態(tài)氮占總氮的比例分別為75.6%,69.6%,70.1%。地表徑流中磷的輸出量遠小于氮素輸出量。E1、E2、E3三場降雨事件中地表徑流總磷的輸出量分別為0.60 kg,0.13 kg、0.07 kg,其中溶解態(tài)磷占總磷的比例分別為82.1%,76.5%,12.1%。采用EMC、EPL、FF50 3個指標分析了鸚鵡溝流域及其5個子流域在降雨-徑流過程中氮、磷的輸移機制。Y1~Y6流域氮、磷在降雨事件中的平均濃度(EMC)和單位面積的負荷(EPL)均隨著流域面積增加呈下降或穩(wěn)定的趨勢,其中土地利用類型對流域氮、磷遷移具有顯著地影響。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坡面尺度的植被類型、格局和流域尺度土地利用調整相結合可以有效控制流域的氮、磷流失。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runoff - sediment - nutrient transport process in the middle - line of the Yellow River is studied . Based on BL as the base , BS , SC , CL , BP , TCS , PL and TCP were 87.4 % , 9.3 % , 7.1 % , 6.2 % , 3.3 % , 2.0 % , 0.4 % of total rainfall . ( 3 ) The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tensity in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were expounded ,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oil erosion to total soil loss was quantified . The average value of total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in the basin was 0 . 87 g / kg , 8 . 66 mg / kg and 2.73 mg / kg respectively . ( 5 ) The sediment transport mechanism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runoff process of basin was revealed , and the spatial scale effect of soil erosion an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was preliminarily expounded . The total nitrogen output in three typical rainfall events ( E1 , E2 , E3 ) in the Psittacogou watershed was 24 . 6 % , 6 . 6 % and 0 . 07 kg , respectively .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1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欽普;美國土壤侵蝕治理的歷史、現狀和問題[J];許昌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2 王少軍,張志;湖北省丹江口市土壤侵蝕景觀形成機理[J];水土保持通報;2001年05期
3 John.W.Peterson PE;美國控制土壤侵蝕的經驗[J];中國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4 Taro Uchida,Takahisa MiZuayma,Akitsu Kimoto ,Yuko Asano;中國東南部利用銫-137觀測荒坡土壤侵蝕的局限性[J];中國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5 楊勝天,朱啟疆,張衛(wèi)國;應用智能化遙感解譯方法監(jiān)測貴陽市土壤侵蝕[J];中國水土保持;2002年07期
6 任兆選;美國土壤侵蝕實驗室馬克博士來綏考察[J];中國水土保持;2002年08期
7 ;澳大利亞對土壤侵蝕的解釋[J];水土保持科技情報;2002年03期
8 ;美國對土壤侵蝕的解釋[J];水土保持科技情報;2002年03期
9 ;日本的土壤侵蝕概念與法規(guī)[J];水土保持科技情報;2002年03期
10 ;土壤侵蝕[J];水土保持科技情報;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婧;吳健生;王秀茹;鄭茂坤;;深圳市土地利用對土壤侵蝕的影響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何伯干;;福建晉江流域土壤侵蝕及其危害[A];第四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選集(一)[C];1992年
3 樊哲文;黃靈光;錢海燕;方豫;;鄱陽湖流域土壤侵蝕的空間分異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分析[A];第十七屆中國遙感大會摘要集[C];2010年
4 蔡繼清;任志勇;李迎春;;土壤侵蝕遙感快速調查中有關技術問題的商榷[A];全國第一屆水土保持監(jiān)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馬為民;張劍波;田衛(wèi)堂;;紋理解譯標志在土壤侵蝕遙感調查中的應用[A];全國第一屆水土保持監(jiān)測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卓慕寧;李定強;吳志峰;王繼增;劉平;;廣東省典型地區(qū)土壤侵蝕特征及防治對策[A];“全國水土流失與江河泥沙災害及其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會議文摘[C];2003年
7 黃毅;張玉龍;曹忠杰;高云彪;蔡景平;;遼寧省土壤侵蝕的變化趨勢及其防治對策[A];“全國水土流失與江河泥沙災害及其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會議文摘[C];2003年
8 雙瑞;雙書東;程煥玲;;河南省不同土壤侵蝕區(qū)主要侵蝕特征及防治措施與對策[A];“全國水土流失與江河泥沙災害及其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會議文摘[C];2003年
9 林敬蘭;楊學震;陳明華;;基于“3S”技術的福建省土壤侵蝕動態(tài)監(jiān)測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首屆青年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3年
10 趙春華;張學兵;楊開望;史志華;王天巍;蔡崇法;丁樹文;;替代能源措施對三峽地區(qū)典型流域土壤侵蝕的影響[A];全國水土保持生態(tài)修復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觀平;東莞土壤侵蝕59平方公里[N];東莞日報;2013年
2 記者 黃峰 通訊員 肖培青;土壤侵蝕快速調查與水土保持評估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N];黃河報;2007年
3 楊旋;土壤侵蝕:觸目驚心的黑洞[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4 記者 鄭北鷹;“長治”工程每年約減少土壤侵蝕2億噸[N];光明日報;2005年
5 記者 楊亞非;輕點鼠標土壤侵蝕了然[N];人民長江報;2006年
6 記者 李力;我國年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N];經濟日報;2006年
7 記者 李鋒德 李坤;遼寧全國首個完成高分辨率水土流失調查[N];中國水利報;2007年
8 江西省水利廳;江西省第三次土壤侵蝕遙感調查結果[N];江西日報;2004年
9 遼寧省水利廳;遼寧省第四次土壤侵蝕遙感普查成果公報[N];遼寧日報;2007年
10 華凌;氣候變化可導致土壤養(yǎng)分失衡[N];科技日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鐵鋼;丹江中游小流域水—沙—養(yǎng)分輸移過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6年
2 陜永杰;太湖流域典型地區(qū)土壤侵蝕特征及其環(huán)境效應[D];南京大學;2011年
3 程楠楠;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地貌形態(tài)耦合分析[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2016年
4 郁科科;隴中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氣候變化耦合特征及其對人地關系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2016年
5 徐儀紅;遼東灣沿岸土壤中钚同位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土壤侵蝕示蹤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6 滕洪芬;基于多源信息的潛在土壤侵蝕估算與數字制圖研究[D];浙江大學;2017年
7 陳少輝;遙感影像融合在土壤侵蝕分析中的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林惠花;典型區(qū)域土壤侵蝕的地理學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洋;岷江源頭區(qū)植被景觀與流域土壤侵蝕的動態(tài)相關性[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7年
10 華麗;“人—自然”耦合下土壤侵蝕時空演變及其防治區(qū)劃應用[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澤;興縣土壤侵蝕及景觀格局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尚書;小流域土壤侵蝕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韋安勝;秦嶺北麓面源污染風險評價[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4 許;;黃土區(qū)露天煤礦排土場土壤侵蝕治理效益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5 閆帥;土壤侵蝕空間估算與土地利用調控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6 苗連朋;黃土丘陵區(qū)典型流域植被與水沙變化響應關系模型比較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7 李耀軍;黃土高原土壤侵蝕時空變化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D];蘭州大學;2015年
8 路彩玲;海原縣土地利用變化與土壤侵蝕關系研究[D];寧夏大學;2015年
9 吳胡強;大別山上舍小流域不同林分土壤侵蝕特征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5年
10 宓瑩;云南大石壩水庫流域土壤侵蝕與沉積泥沙來源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4028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nykjbs/1840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