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農村學生的適應性研究
【摘要】 農村地區(qū)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陣地之一,關注農村地區(qū)新課程改革的現狀,是新課程改革研究領域的焦點。學生是新課程改革的受益者,他們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現狀與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有直接的聯系。本研究關注了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廣西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廣東高州市、廣東封開縣共四個縣總計10所學校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現狀,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課堂觀察的研究方法對以上地區(qū)的學生進行調研,從不同學段、地區(qū)、民族三個方面對學生適應性進行比較,了解學生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狀況并分析影響其適應的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學生對新課程尚不夠適應,學生對課程的喜愛程度較高,但對適應新教材及作業(yè)形式、轉變學習方式方面表現較差,從不同學段的學生比較來看,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小學生更為適應新課程,在喜愛程度和轉變學習方式方面小學生比初中生、高中生更適應新課程,而在新教材、新作業(yè)形式及學生角色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小學生的適應水平更高;從不同地區(qū)學生來看,縣城學生則對新課程更為適應,鎮(zhèn)里學生次之,鄉(xiāng)村學生適應水平最低;從不同民族來看,漢族地區(qū)的學生比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更為適應新課程,新教材和轉變學習方式方面,漢族學生適應水平較高。針對學生對新課程適應的現狀,本研究分析影響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因素有農村學校課程結構不合理、課程內容城市化傾向、師資水平有限、課程資源緊缺、評價改革制度滯后、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制約,此外還有學生自身素質結構以及在學習態(tài)度和轉變學習方式上的意識較差的因素;谝陨蠈r村學生適應新課程現狀及影響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促進農村學生適應新課程以推進農村地區(qū)新課程改革的一般建議有:重新定位農村學校的課程價值取向、改善和豐富課程內容、改革以考試為主的學生評價制度、提高農村地區(qū)教師的質量,改善師資水平、有效利用農村課程資源,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技術校本課程、培養(yǎng)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精神、家長應加強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本文針對農村貧困地區(qū)和少數民族的學生對課程適應的特點,提出提高貧困地區(qū)學生對課程適應性的針對性對策有: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qū)教育的投資力度、加入鄉(xiāng)土文化特色,使學校課程內容多樣化、創(chuàng)建教師在不同地區(qū)間的輪換任教機制,改善貧困地區(qū)的師資水平、農村中學中開展職業(yè)教育課程、改變學生的教育觀念,轉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出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對課程適應性的針對性對策有:重視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前教育、專門開展具有少數民族背景的教師培訓、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期改進農村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程度。
1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伴隨著課程研究理論的發(fā)展,學生作為課程研究的主體開始逐漸受到重視,以學生作為課程研究的主體,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態(tài)度和意念,是課程研究中直接、有活力的研究資料。我國新課程改革也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關注其學習過程。“新課程實施與實施過程評價”課題組對基礎教育課程實施狀況進行評估的結果顯示,由于不同地區(qū)的教學環(huán)境、教育者對課程內容理解能力、師資水平和學生基礎等方面存在差異,城市學校的課程改革推進得比較順利,而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存在一些困難。既有的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jié)和不平衡現象,需要進一步關注農村學校實施課程改革。關注農村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現狀,改善學生對課程的適應水平,能夠有效推進農村的新課程改革。
1.1.1 課程研究范式強調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之一,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20世紀70年代以來,課程理論的研究范式轉換(paradigm shift)為對課程文本的理解和對課程意義的詮釋,課程由靜態(tài)的文本課程走向實踐課程、生成課程,主要體現在關注學習者的經驗和學習體驗,強調學習過程的本身,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等方面形成的學習共同體。這種課程研究范式的變革強調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實施的主體,師生共同構建動態(tài)生成的課程。課程實施的研究方向除了關注教師轉變的個體因素和學校的組織和結構變革外,還關注學生參與課程實施的研究。但是,關于學生參與課程實施的專門研究受到忽視,對此,學者富蘭在《教育變革思想》一書中曾提到,“當成人考慮到學生時, 他們把學生認為是變革的潛在受益者, 卻很少將學生視為變革過程與學校組織的參與者。”學者尹弘飚, 李子建同樣認為學生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的弱勢群體,在課程實施和學校改善中忽視學生聲音已成為英、美等發(fā)達國家的普遍現象;同時提出課堂是課程實施的主要場所,學生在課程實施中至少應該受到與教師、校長等學校人員同等的關注。從現有研究來看, 研究學生參與新課程實施的資料總體上仍然有限,而關注學生參與課程實施的研究一方面為了促進新課程改革走向成功,同時也為了深化我們對課程實施的理論認識,不管是政策制定者、變革促進者還是實施研究者都有必要充分關注學生, 并且嘗試以多種形式將學生納入新課程實施的研究之中。
2001年6月,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剛要)。新課程改革于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國家級實驗區(qū)進行實驗,進而2004年秋季進入全面推行階段;A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新課程倡導構建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文化,倡導師生共同參與探索知識的課程實施過程;在課程學習中,學生不僅積累知識,還能夠發(fā)現知識和對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同時課程教學活動是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全面發(fā)展的過程。這就體現了對課程實施中充分關注和重視課程的過程價值,不但要關注課程的文本內容,還要重視學生自身的經驗和學習體驗。隨著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參與課程實施的研究引起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的重視與探討,能夠促進新課程的順利實施。在課程實施的研究范疇中,研究學生對課程的適應水平直接關系著課程實施的有效程度,其學習體驗也許是片斷的、主觀性較強的,但能夠真實反映學生對課程的態(tài)度和意念,因此以學生為研究對象是課程實施研究中直接、有活力的研究資料。
1.2 研究目的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全面推廣,農村的基礎教育課程實施效果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同時,農村學生作為此次課程實施的主體應當受到更多的關注,但對我國課程實施研究的對象以教師為主,而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有限。學生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課程實施的另一條途徑,為了促進新課程改革走向成功,也為了深化我們對課程實施的理論認識,不管是政策制定者、變革促進者還是實施研究者有必要充分關注學生。本論文試圖通過調查廣東與廣西兩地農村學生對課程改革的適應狀況,主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及其課程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依據,分析影響農村地區(qū)學生對課程適應性的因素及探討促進農村學生對課程適應的策略與對策,為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的進程提供一種策略的參考。
2 農村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狀況調查及分析
本研究以農村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在新課程改革中的適應狀況進行調查,并根據學生學段、地區(qū)及民族的不同,分別對學生的新課程適應現狀進行比較與分析,試圖找出影響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因素,從而為提出促進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具體建議打下基礎。
2.1 調查設計
本調查通過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課堂觀察法對學生的新課程適應狀況進行調查。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來自 10 所不同學校,包括小學生、初中生及高中生共 310 名;對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者、學校管理者及學校的教師共 20 人進行訪談;抽取 6 所學校進行課堂觀察,以了解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程度。
2.1.1 調查對象
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類型比較法”在研究調查對象遇到的點與面的統(tǒng)一問題及研究對象選擇的典型性問題上提供了參考。費孝通曾經指出,中國有千千萬萬的農村,而且都在變革之中,一個人不可能有千手萬眼去全面觀察。但這千千萬萬個農村總是具有可以加以分門別類的類型或模式的。因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條件下存在的,如果條件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條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同一類型,同一類型里的個別事物并不是完全一樣的,類型也不是個別的眾多重復,因為條件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我所說的類型只是指條件相同所形成的基本相同的各個體。因此,費先生論述并實踐了類型比較法,并逐步擴大到實地觀察的范圍,從而開辟了科學研究從點到面,從局部接近全體的研究路徑,這一思路為本調查農村學生對課程適應性研究中的調查對象選擇提供了參考。
出于對研究條件及研究的時間考慮,本研究調查對象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廣東省高州市、廣東省封開縣四個縣城里的學生、教師、學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者。主要調查以下 10 所學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xiāng)江柳小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勝各族自治縣初級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富川第一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初級中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蓮山鎮(zhèn)深井村小學、廣東高州市曹江鎮(zhèn)南山小學、廣東高州市長坡中學、廣東高州市第一中學、廣東封開縣南豐鎮(zhèn)中心小學、廣東封開縣江口中學。本次問卷調查共計 10 所學校,發(fā)放學生調查問卷 310 份,回收有效問卷 286 份,被調查學生來源分布情況見表 2-1。同時對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者、學校管理者及學校的教師共 20 人進行訪談,訪談對象見表 2-2 及抽取 6所學校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觀察對象分布情況見表 2-3。
2.2 調查結果統(tǒng)計與比較分析
通過對廣西、廣東兩。ǹh、鄉(xiāng)、鎮(zhèn))的部分農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農村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態(tài)度較為喜愛,具有一定適應水平,但總體水平不高(見表一)。從表一調查問卷中可量化題目的的數據統(tǒng)計中發(fā)現,農村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程度的平均水平處于一般的 C 等,學生在對新課程喜愛程度方面表現為較為喜愛,在適應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學生角色、作業(yè)形式及評價方面處于一般適應,在適應新教材及課程體系方面處于較為不適應狀態(tài)。(見表 2-4)
2.2.1 農村地區(qū)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比較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對教師、學校管理者及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者的訪談,加上課堂觀察的調查結果,比較不同學段的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水平。
① 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在農村地區(qū)的小學生和初中生都對新課程持有較為喜愛的態(tài)度,積極轉變學習方式,而高中生對于新課程喜愛程度則表現為一般水平。相比較而言,高中生對課程適應水平則較高,主要表現在對新教材、學習方式、學生角色方面的適應水平高于初中生和小學生對于新課程的適應程度,初中生次之,小學生則表現為最不適應。(見表 2-5)
② 調查結論
綜合問卷調查、訪談、課堂觀察的調查結果發(fā)現,雖然在表 2-5 中初中生和小學生的適應水平比高中生略差,但在訪談和課堂觀察中得知初小學生遭受到撤校并點的政策消極影響,難以參與新課程實施,加之小學生在課堂表現更有創(chuàng)造力,其課堂氛圍生動活潑,極其可貴。
1)由表 2-5 可以看出,農村地區(qū)的學生總體而言對新教材的適應水平普遍較低,這說明現使用的教材和實行的課程體系在內容和效果上仍然存在問題。訪談中了解到,當前農村學校所使用的教材來自人教版,教材內容貼近生活實際,但反映農村社會和農村生活的內容較少,盡管農村學生對新奇的教材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由于缺少生動、活潑的直觀聯想,在理解和熟悉所用教材的概念方面處于弱勢,尤其是小學生認知的特點的特殊性,其仍需要聯系直觀映像來學習,而小學教材呈現的內容缺少反映農村小學生的生活,導致小學生對新教材的適應性水平不高。
2)表 2-5 中的學習方式調查中發(fā)現,小學生在轉變學習方式方面表現不如初高中生,其中表示能夠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小學生很少,但在課堂觀察的調查中發(fā)現,小學生呈現的課堂氛圍充滿活力,一雙雙搶答擺動的手、到講臺上解答、展示,聲音洪亮,令人印象深刻。
3 影響農村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性因素分析........ 29
3.1 影響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性因素—課程......... 29
3.1.1 學校課程價值體現升學取向 .......... 29
3.1.2 課程結構單一 ........... 30
3.1.3 課程內容城市化傾向 .......... 31
3.1.4 課程資源不足 ............. 32
3.1.5 唯分論的課程評價制度 ............ 32
3.1.6 缺失農村特征的課堂教學 ......... 33
3.2 影響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性因素—教師 ........ 34
3.2.1 教師的學歷偏低 ......... 34
3.2.2 男女教師比例失衡 ........ 35
3.2.3 教師的老齡化問題 ....... 35
3.2.4 教師數量不足 ............ 36
3.3 影響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性因素—學生.......... 36
3.3.1 學生的素質結構達不到新課程的要求....... 36
3.3.2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消極,出現厭學情緒....... 37
3.3.3 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意識不高 ........... 37
3.4 影響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因素—家長 ......... 38
3.4.1 家長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 .......... 38
3.4.2 家長自身文化背景的制約 ........ 38
3.4.3 家長與留守子女溝通的欠缺 ........ 39
4 推進農村地區(qū)新課程改革、促進農村學生新課程適應性的對策與建議..........41
4.1 促進農村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一般對策.......... 41
4.1.1 重新定位農村學校的課程價值取向........... 41
4.1.2 改善和豐富農村學校的課程內容............ 42
4.1.3 改革以考試為主的學生評價制度......... 44
4.1.4 有效利用農村課程資源,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技術校本課程.............. 45
4.1.5 提高教師的質量,改善師資水平......... 48
4.1.6 培養(yǎng)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精神.......... 50
4.1.7 家長加強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 52
4.2 促進農村特別貧困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對策.......... 53
4.2.1 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qū)教育的投資力度.......... 53
4.2.2 加入鄉(xiāng)土文化特色,使學校課程內容多樣化........... 55
4.2.3 農村中學中開展職業(yè)教育課程 .............. 55
4.2.4 創(chuàng)建教師在不同地區(qū)間的輪換任教機制,改善貧困地區(qū)的師資水平........... 56
4.2.5 改變學生的教育觀念,轉變其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57
4.3 促進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特殊對策............ 58
4.3.1 重視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前教育,為少數民族學生入學做準備.............. 58
4.3.2 專門開展具有少數民族背景的教師培訓........... 59
4.3.3 為少數民族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60 5
5.結語......... 62
4 促進農村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對策
農村地區(qū)新課程實施以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及教師積極展開對新課程的探索和研究,嘗試更新教育觀念、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探索并開發(fā)富有實用性的校本課程等等,新課程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和關注。同樣地,新課程實施進程中,也需要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關注。本研究試圖從提出促進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對策,提高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水平,使新課程得到學生的認可和關注,學生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農村地區(qū)的新課程實施。因此,本研究分別提出促進農村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一般對策、促進農村貧困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針對性對策以及促進農村少數民族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特殊對策來促進農村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性。
4.1 促進農村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一般對策
從整個調查情況來看,影響農村地區(qū)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共同因素主要有:農村學校的課程結構及內容不合理、課程資源匱乏、學生評價制度滯后、師資水平不高等;诖,本文提出以下七點一般性的對策分別是:重新定位農村學校的課程價值取向、改善和豐富課程內容、改革以考試為主的學生評價制度、有效利用農村課程資源,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技術校本課程、提高農村地區(qū)教師的質量,改善師資水平、培養(yǎng)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精神、家長應加強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
4.1.1 重新定位農村學校的課程價值取向
農村學校以升學為主的課程取向不但不能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 也不能滿足大部分農村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及準備就業(yè)的需要,僅僅滿足了少數學生升學的愿望。因此,必須對農村學校的課程價值取向進行重新定位。農村學校的課程應該符合農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滿足農村學生自身學習與發(fā)展的需求,兼顧升學。
① 符合農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由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工業(yè)社會全面推進的階段,農村社會面臨的問題是實現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農業(yè)的邁進,需要大量的專業(yè)技術人才,特別是初級專業(yè)技術人才。農村的初中程度以上的學生中,除了得以升學的學生外,不能升學的大批學生或是憑借一技之長,走上工作崗位,或是回家務農,他們是農村經濟建設的主力勞動者,也是促進農村社會發(fā)展的主導力量,對農村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村中學的課程應依據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的人才需求,樹立提高農村生產生活從業(yè)者的素質,為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培養(yǎng)實干人才的教育理念。
② 滿足農村學生自身學習與發(fā)展的需求。以升學率為主導的課程評價體系下,考試在于考察幾門必修學科,考試方式以檢驗知識是否掌握的終結性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素質在考試中無法得到檢驗和考核;在中高考指揮棒下,學校課程的設置除了滿足部分學生升學的需要,很少考慮學生其它學習和發(fā)展的特殊需求,所有學生為中高考而學,學生被動參與到無止境的學習中。農村地區(qū)的課程應該滿足不同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需要,除了滿足學生的升學需求,還需滿足不能升學這部分學生的發(fā)展與就業(yè)需求,保證所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使他們了解自己為何學習,如何學習以及如何使學習與現實的生活相適應。這樣能提升農村學生的學習動力,挖掘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潛力,使他們在目前的學習中找到與將來的聯結點,全面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素質。
5 結語
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地區(qū)學生對新課程改革適應性的實地調查,筆者看到了農村新課程改革的現狀,也感受到了農村新課程改革的現實困難。在實地考察過程中,筆者為農村部分學生在艱苦條件下堅持學習的熱情所鼓舞,為新課程改革帶來充滿活力的新課堂而歡喜;同時也為許多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水平欠佳而感到憂慮。因此,本文分析了影響學生適應新課程的因素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因素為學生自身素質結構以及在學習態(tài)度和轉變學習方式上的意識較差,客觀因素在于農村學校課程結構不合理、課程內容城市化傾向、師資水平有限、課程資源緊缺、評價改革制度滯后、學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制約;并且提出促進農村學生適應新課程以推進農村地區(qū)新課程改革的建議有:加大對農村地區(qū)教育的投入力度、構建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的學生評價體系、改善農村地區(qū)的師資水平、有效利用農村課程資源,開發(fā)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技術校本課程、家長加強對子女的教育責任,積極參與新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精神;此外,針對農村地區(qū)少數民族學生對課程適應的特點,提出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學生適應性的個別對策有:重視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前教育、專門開展具有少數民族背景的教師培訓、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期改進農村學生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程度。改革意味著變化與發(fā)展,承載理想并超越現實,同時又必須基于現實。新課程改革在農村地區(qū)的實施與推進,尤其特定的文化和條件限制,必然在現實上存在面臨困惑和艱難,作為教育研究者有義務為推進農村新課程改革出謀劃策,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農村地區(qū)新課程的發(fā)展以促進農村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由于個人能力和時間等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本研究存在諸如研究方法、調查樣本、調查深入度等不足和遺憾之處,這也將成為筆者今后努力的方向。當然新課程改革是一項浩大復雜的教育改革工程,要想達到實效,不僅應該包括學生對新課程的適應,也應該包括教師、校長、家長及地區(qū)對新課程的良好適應,以后還會繼續(xù)關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正如加拿大課程專家富蘭克林所言:“變革使一項旅程,而不是一張藍圖。”新課程同樣如此,農村地區(qū)新課程改革旅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仍然需要我們的密切關注,以使我們能夠從中及時發(fā)現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地區(qū)的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 [1] 程嶺. 西部農村中小學生學習適應、自我效能感與學業(yè)成績研究[J]. 基礎教育研究. 2011(15)
- [2]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課程教學研究中心課題組,郝志軍,陳曉東,馬延偉,馮新瑞,楊莉娟,李嘉駿. 深化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 課程·教材·教法. 2010(10)
- [3] 劉宗南. 我國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綜述[J]. 教育學術月刊. 2010(01)
- [4] 勵驊,白華. 國外薄弱學校改進的有效舉措探析[J]. 比較教育研究. 2009(06)
- [5] 馬云鵬.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進程、特征分析與推進策略[J]. 課程.教材.教法. 2009(04)
- [6] 秦玉友. 美國、印度、日本農村教育發(fā)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啟示[J]. 外國教育研究. 2007(12)
- [7] 王景英,曹春艷. 中國和加拿大農村普通中學綠色證書制度比較[J]. 外國教育研究. 2007(12)
- [8] 楊建忠. 少數民族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J].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3)
- [9] 楊建忠. 轉變教育觀念 不斷推進民族地區(qū)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J]. 中國民族教育. 2007(01)
- [10] 許麗英,袁桂林. 我國農村新課改面臨的問題與發(fā)展走向[J]. 當代教育論壇. 2006(20)
本文編號:911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