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尼雙年展的“美國性”研究:“一個展覽”與“一個國家”
【摘要】 作為藝術生產(chǎn)的重要機制,藝術展覽已是藝術文化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運轉直接連接著藝術資本的運作、藝術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公眾生活的文化提升,乃至一個國家文化身份的塑造。美國的“惠特尼雙年展”便是這種情況的直接體現(xiàn),它通過對藝術的策劃與展示,構建并傳達著美國的國家身份、價值和夢想。論文通過對惠特尼雙年展的個案研究,分析美國當代藝術生產(chǎn)機制與美國國家文化建構間的關系,一方面試圖呈現(xiàn)相對成熟的展覽運作機制情況,另一面探索展覽的國家屬性,以及這種屬性與藝術形式、文化發(fā)展,乃至國民生存價值三者之間的關系。論文分為“‘惠特尼雙年展’的‘美國性’”、“格特魯?shù)?middot;范德比爾特·惠特尼的‘遺產(chǎn)’”、“‘惠特尼雙年展’在1993”、“新千年以來的美國與‘惠特尼雙年展’”四個部分。“‘惠特尼雙年展’的‘美國性’”從美國藝術的發(fā)展回溯“美國性”的緣起,分析藝術與國家文化、政治、民眾、乃至當代藝術家的關系。第二章主要探索惠特尼雙年展成立的初衷,以及對惠特尼雙年展有貢獻的人物與事件。第三章是美國藝術對“美國性”的表述,以有爭論的藝術事件和藝術作品為案例,探討這些藝術事件與作品背后的國家意識。最后一部分將焦點放在惠特尼雙年展的未來走向上,試圖呈現(xiàn)美國國家文化生活與當代藝術間的緊密關系。“展覽與國家”是一個開放性命題,注定了論文研究的跨度與廣度。論文以藝術學為主體,結合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理論,從而梳理展覽機制與國家藝術之間的關系,因而,論文涉及到理論研究、歷史研究、比較研究、文本精讀、語境分析、圖像解讀,乃至風格研究等方法,以便研究結果得到精準有效的保證。
引言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地涌現(xiàn)展覽熱潮,各種展覽機制與藝術發(fā)展的關系成為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話題。作為藝術生產(chǎn)的重要機制,各種藝術年展不僅僅是藝術的重要展示場所,也是國家經(jīng)濟和政治力量角力的重要場域,已成為一個國家藝術文化生產(chǎn)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另外,國內(nèi)雙年展有國家文化體制改革的推動。此時,對美國當代藝術及惠特尼雙年展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為我國的藝術生產(chǎn)提供一種借鑒方式,推動藝術體制的改革與完善,從而促進我國藝術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與發(fā)展,提升國家的藝術質(zhì)感。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在傳播眾多方式中,藝術展覽以特殊的方式發(fā)展與演變,以及展覽如何影響藝術史、藝術世界、文化記憶等一系列問題成為當下的討論熱點。論文的選題正是基于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對展覽與國家的關系進行深入探究,為我國自身展覽的學術與理論知識建構提供依據(jù),以提升我國展覽的藝術質(zhì)感,促進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其次,我國正處于藝術體制改革的轉型階段,需要大量的學術理論知識參與藝術體制的轉型與重塑,尤其需要在全球視野下,重新清理與認識當下各種藝術的生產(chǎn)機制,進而還原這些生產(chǎn)端口的真實情形,為我國當下的藝術實踐提供強大的理論支撐。藝術實踐也應立足于更大的語境,審視社會、藝術、文化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論文對美國當代藝術的演變發(fā)展研究,可為我國的自身探索提供另一種思考途徑。
............
第一章“惠特尼雙年展”的“美國性”
第一節(jié)“美國性”的緣起
美國藝術演進不斷延伸,對新文化闡釋,藝術家愈發(fā)地意識到自己身為美國藝術家的使命,想要通過藝術來證明美國的存在。對美國特質(zhì)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在美國世紀年代的美國風景畫復歸運動時達到極點。這場運動包括了像沙文主義批評家托馬斯格雷文的言論,以及背離了在美國藝術中尋求國家認同的各種政府藝術項目。世紀早期,這種探尋似乎一度變得自由和幵放,日趨制度化;美國人的自我認知和界定幵始傾向本土主義。像斯圖爾特戴維查爾斯伯奇菲爾德、查爾斯希勒、查爾斯徳穆斯愛德華霍泊,以及早期的托馬斯哈特本頓等藝術家已經(jīng)開始展現(xiàn)這種美國人的自我特質(zhì)。
第二節(jié)1973“惠特尼雙年展”的文化爭論
19世紀末美國藝術十分保守,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成立也正是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專心致力于美國藝術的機構,最大限度的收藏并展出美國卓越藝術家的作品。一方面是為了擺脫歐洲文化對美國的“殖民統(tǒng)治”,贏得藝術文化的獨立;另一方面以此發(fā)掘同時代的美國本土藝術家,尤其是年輕藝術家,推廣美國的當代藝術,展示美國當下多元文化的社會形態(tài)。自1932年“首屆當代美國繪畫年展”開始,便秉持這一理念,設定了之后年展乃至“惠特尼雙年展”的價值走向,用藝術與美國的文化、政治、經(jīng)濟對話,引導、建構“美國”藝術,展現(xiàn)美國的藝術質(zhì)感。而且之后惠特尼雙年展的創(chuàng)辦也只針對美國本土藝術家,發(fā)掘同時代的,尤其是年輕藝術家,且主要以推廣美國當代藝術為落腳點,展示美國當下多元文化的社會形態(tài)。
第三章“惠特尼雙年展”在1993.........................36
第一節(jié)美國藝術的“多元文化主義”轉向...........................36
(一) 藝術“文化戰(zhàn)爭”的啟示.....................36
第四章新千年以來的美國與“惠特尼雙年展”.......................51
第一節(jié)“惠特尼雙年展”的價值走向...................51
第二節(jié)全球主義下的美國藝術話題...................52
結語“惠特尼雙年展”與當代藝術展望........................................56
第四章新千年以來的美國與“惠特尼雙年展”
第一節(jié)“惠特尼雙年展”的價值走向
2000的展覽巳顯示出惠特尼雙年展的藝術張力,不僅有極具政治色彩的作品,而且擴大展覽內(nèi)容的維度,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也被納入其中。只對美國藝術家開放的規(guī)定也逐漸轉變,展示在美國語境下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作品。之后在年惠特尼雙年展中,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館長馬克斯韋爾安德森說道:“當代藝術世界的正統(tǒng)性被接二連三地建立起來,并周而復始地撞擊著的革命、批評的應對和市場的力量。許多藝術博物館支持那些價值已被證明的藝術,而惠特尼雙年展抵抗著這種趨向,此舉令人尊重”。自2000年9.11“事件”之后,全球政治經(jīng)濟的轉變引發(fā)了當代藝術的革新,藝術及相關機制都需要確立新的標準,適應社會、政治經(jīng)濟的變化。此屆展覽試圖影射當代藝術的整體風貌、記錄社會文化景觀的轉變,這也反映出惠特尼把這屆展覽作為美國當代藝術的總結和當代藝術新的起點的意圖,這也似乎在為新千年藝術的發(fā)展做鋪塾。
第二節(jié)全球主義下的美國藝術話題
然而,這屆展覽引發(fā)了藝術與勞動組織卻的質(zhì)疑——參展者都是無報酬的,這場雙年展對藝術與文化工作者來說的意義在何處?該組織的代表向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寄發(fā)了一封公開信,表達了他們對雙年展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雙年展以藝術工作者的勞動為代價,為收藏家、受托人以及企業(yè)家?guī)ダ。他們指出,惠特尼雙年展自世紀時成立時,國家都還處在發(fā)展階段,但已經(jīng)顯示出想要展示國家偉大藝術文化作品及成就的決心。但當時有關美國藝術的評論為數(shù)不多,而且對藝術的財政支出也并不多。然而惠特尼雙年展卻以自己的資源去挖掘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出一種可持續(xù)的文化模式。
...........
結語“惠特尼雙年展”與當代藝術展望
惠特尼雙年展與美國當代藝術的建構與推進緊密相連,它的藝術生產(chǎn)方式牽引著藝術機制內(nèi)部的結構變化,并以此方式推動國家的藝術的轉型,回應國家的文化訴求;萏啬犭p年展對國家文化事件的間接影射、藝術敘事的創(chuàng)新,都使之成為美國當代藝術的“先鋒者”。其藝術展示了美利堅眾合國的多種族社會形態(tài),對美國的民族特性、美國的中心價值觀,以及個人經(jīng)驗給予直接的視覺體現(xiàn),進而呈現(xiàn)具國家色彩的“美國性”藝術,推動美國藝術的前進及多元藝術生態(tài)的發(fā)展。在過去的十年間,多樣的、充滿矛盾的藝術已成為歷史,人們也會以各種視角回顧和追溯它們。新銳的藝術家將延續(xù)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和成果,呈現(xiàn)美國杰出的藝術作品。藝術家、策展人等對待歷史和文化實踐的方式和態(tài)度已會發(fā)生轉變,推進藝術史的發(fā)展、拓展藝術文化研究將繼續(xù)成為新世紀藝術的主題。而藝術家要在跨國創(chuàng)作和混合風格的基礎上,實現(xiàn)當代藝術的革新,引導新的藝術主題,以及藝術市場的走向,進而改變?nèi)藗冇^看藝術的方式。但當下我們?nèi)匀恍枰伎純蓚問題:什么是藝術?什么是美國?
..............
參考文獻:
- [1] 錢志堅. 探尋19世紀 美國藝術的趣味[J]. 收藏. 2012(17)
- [2] 王宏州. 白立方畫廊落戶香港[J]. 東方藝術. 2012(07)
- [3] 王宏州. 2012惠特尼雙年展:被負面消息圍困[J]. 東方藝術. 2012(07)
- [4] 彼得·普拉根斯,呂旭峰. 2010惠特尼雙年展[J]. 世界美術. 2010(04)
- [5] 阿布. 樂觀和焦慮中的惠特尼雙年展[J]. 東方藝術. 2010(21)
- [6] 張健. 論大地藝術對美國“荒野精神”的反思[J]. 湖北社會科學. 2010(10)
- [7] 馬琳. 從2010·惠特尼雙年展看美國當代藝術現(xiàn)狀[J]. 畫刊. 2010(07)
- [8] 錢志堅. 第75屆惠特尼雙年展[J]. 美術文獻. 2010(02)
- [9] 王美欽. 美國當代藝術:從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義談起[J]. 中國美術館. 2010(03)
- [10] 歷國軍. 論格林伯格與美國藝術的哲學性[J]. 黃河之聲. 2010(02)
本文編號:925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