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側位片測量數(shù)據(jù)在法醫(yī)性別判定中的應用研究
前 言
在一些案件中,如果尸體完整或者相貌可辨認時,對于尸體的性別確定和個體識別是相對容易的。或者一些案件中存在尚未變質的尸體組織、血液痕跡等檢材時,可以提取其中的性染色質進行性別鑒定;或者利用血液進行性激素的檢測,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與知識進行性別鑒定,,準確率非常高[2]。但是,在法醫(yī)檢驗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高度腐敗的尸體,肢解尸體的片段以及災害事故中被焚或已白骨化的尸骨殘骸,常需要根據(jù)遺留的骨骼,來判定死者的性別,之后再做進一步的個人識別[3]。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來幫助法醫(yī)學專家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率。根據(jù)全身的某些骨骼判定死者的性別,是法醫(yī)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研究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nèi)容[4]。在早期對于骨骼的性別鑒定只是根據(jù)形態(tài)特征觀察法來判斷,這種方法雖然簡單、快速卻受工作人員經(jīng)驗程度的影響,主觀性較強,準確率較低。由于主觀性強,無客觀的標準,容易引起法庭上的爭議[5]。相比之下,使用測量法進行性別判定的準確率更高一些。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對象與儀器
2011 年 12 月至 2013 年 12 月之間在山西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放射科進行頭顱側位片拍攝者的影像資料,按照納入標準隨機抽取 129 例。年齡大于18周歲;無正頜及正畸史;無顱骨或頜骨外傷史;數(shù)字 X 線片清晰。
2 研究方法
(1)患者準備:請患者除去所有金屬物品例如眼鏡及位于頭頸部位的珠寶飾物以及所有可移除的義齒;(2)調節(jié)設備高度:將側位單元移至患者頭部近似高度,并使患者后退至頭部支架位置,調節(jié)側位單元高度以便耳橄欖與外耳孔處于同一高度;(3)調整患者頭部位置:患者面部向前,將耳橄欖插入外耳孔。啟動激光定位器,按照 FH 平面對頭部進行調節(jié),讓患者頭部前傾或后仰直至調節(jié)精確為止。(4)調節(jié)鼻托:將鼻托向下折疊,在垂直方向上將鼻托調節(jié)至鼻根的高度,小心地將鼻托推向鼻根。即可觸發(fā)照射。以清晰易于定位,適宜重復測量為原則在頭顱側位片上選擇研究所需的 18 個骨性標志點和 8 個平面。標志點的選擇和平面的確定(見圖 1 和圖 2),主要依據(jù)參考文獻[11,12]中的方法。如遇到因頭顱本身厚度或個體兩側結構不完全對稱而出現(xiàn)左右影像不完全重合者,則以其連線的中點確定[13]。
材料和方法............................................3
1 研究對象與儀器 ........................ 3
研究結果................................7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 7
2 頭顱側位數(shù)字 X 線片測量指標的描述性分析................ 7
3 用 Fisher 判別分析法進行判別分析 ............................. 9
4 判別函數(shù)的回代檢驗 .................... 10
討 論..................................11
1 研究對象的選擇 ..............11
討 論
1 研究對象的選擇
在利用影像學資料進行性別判定方面,已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1995年李仁等[23]用傳統(tǒng)X線拍攝活體顱骨正、側位片(男67例、女37例),測量顱骨表面35項指標并用逐步判別分析方法選出5項指標建立了判別函數(shù)。類似地,在2005年Partil[24]對150例(男女各75例)印度人的顱骨側位片10項指標進行測量,并用Fisher判別方法對10項指標進行分析,結論為10項指標均可用于性別判定。其選取的Ma-FH(乳突頂點至眼耳平面高)、Ma-SN(乳突頂點至前顱底平面高)和FsHt(額竇高)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顱骨內(nèi)部的特征,提示顱骨內(nèi)部骨性指標的性別差異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本研究選取了129例男女頭顱側位數(shù)字X線片,一方面是因為影像資料方便易取得;另一方面是因為頭顱側位數(shù)字X線片能更好地反映顱骨的內(nèi)部結構。
2 測量指標的選擇
本研究采用頭顱側位數(shù)字X線片,以清晰易于定位而適宜重復測量為原則選擇的18個骨性標志點,測量由其組成的28個骨性定量指標,可以保證指標重復測量的穩(wěn)定性和一致性。其中S(蝶鞍點)為顱骨內(nèi)部的標志點,另外選取的N、A、B、Pog、Gn、Me和Go等用于探討頜面骨骼在向前和向下方向有無性別差異。顱骨性別差異是男性面顱在向前和向下的方向具有更長生長周期的必然結果[25]。另外,本文選取的 28 個測量指標中的 11 個長度指標,采用的是點到面、面與面之間的垂直距離而非點與點之間的直接距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定點不準確或者個體差異而引起的測量數(shù)據(jù)的差異。解決了將此差異誤以為是性別差異而得出不準確結論的問題。
.........
研究結論
1. 在本研究頭顱側位片的測量數(shù)據(jù)中,有一項測量指標(L5:N’-ANS’上面高)可以用于性別判定,總判別符合率為 84.5%,正確率較高。
2. 本研究雖然只有一項指標被選出,但是使用起來更方便。只要殘留骨骼不影響該指標的測量,便可以利用此判別函數(shù)進行性別判定。
3. 本研究采用 Fisher 判別方法進行性別判定,該方法是一種可靠而實用的方法,并且運用 Cross-validated(a)法對此進行效果評價也是比較客觀的。
4. 本研究根據(jù)頭顱側位數(shù)字 X 線片測量數(shù)據(jù)建立了成年人的性別判別函數(shù),為法醫(yī)人類學中的性別判定提供了新的判定指標和判別方法。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4453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shubaike/caipu/4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