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與《屈原》之戲劇美學(xué)比較論析
[Abstract]:Qu Yuan and Teahouse are the twofold piec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drama, which illuminate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theatrical circles. They provide a classic paradigm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learn and learn from the themes, characters, structural forms, language art and so on.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emotion and character, structure and confli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eahouse and qu Yuan, and reveals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two drama classics.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I207.3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8條
1 陳禪心;;《屈原》與《屈原》唱和[A];郭沫若研究第二輯[C];1986年
2 白楊;;緬懷郭老話《屈原》[A];郭沫若百年誕辰紀(jì)念文集[C];1992年
3 張?zhí)?;《屈原》簡論[A];郭沫若史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1986年
4 萬伯翱;;觀北京京劇院新編歷史大戲《屈原》有感[A];中國演員:2014年第3期(總第39期)[C];2014年
5 河野崎長十郎;徐迎新;;日中友好《屈原》訪華公演團(tuán)訪問報告[A];“郭沫若在重慶”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85年
6 郭沫若;;致河野崎長十郎(一函)[A];郭沫若研究(第四輯)[C];1988年
7 河野崎長十郎;徐迎新;;日中友好《屈原》訪華公演團(tuán)訪問報告[A];郭沫若研究(第四輯)[C];1988年
8 范秀珠;;越中文化交流中的郭沫若歷史劇[A];郭沫若與東西方文化[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楊建民;郭沫若所作《屈原》襲用《李爾王》?[N];中華讀書報;2013年
2 何民;《屈原》首演紀(jì)念———簽名本的一個奇跡[N];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
3 記者 段菁菁;編劇何時能成“劇本”[N];人民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解晶晶;《屈原》中“可表演性”的英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張曉鵬;抗戰(zhàn)語境下的郭沫若與《屈原》[D];山東大學(xué);2016年
3 袁娜;歌劇《屈原》唱段中嬋娟唱段的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6年
4 胡陽君;郭沫若史劇《屈原》文本變遷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3年
5 陳燕妮;歌劇《屈原》中“嬋娟”角色在音樂會中的形象塑造[D];中國音樂學(xué)院;2012年
6 鄧勤;試論歌劇《屈原》中嬋娟角色的形象塑造與聲樂技藝[D];武漢音樂學(xué)院;2009年
7 曾海歐;歌劇《屈原》唱段[D];武漢音樂學(xué)院;2012年
8 王曉娥;歌劇《屈原》主要人物藝術(shù)形象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9 邱菲菲;歌劇《屈原》中唱段《離別之歌》的演唱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14年
10 黃華麗;論歌劇《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2005年
,本文編號:2384139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38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