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xué)思潮與現(xiàn)代漢語詩歌形式變革
[Abstract]:The scientific trend of though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May 4th New Poetry Movement.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trend of thought on the modern change of Chinese poetry form, one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etry thinking: the perceptual lyric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intellectual reason of modern poetry or the mutual infiltration of emotion and reason, paying attention to realism and truth, being frank and seeking truth, and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xpression of modern poetry. The second is the change of language: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vocabulary and foreign grammar system in poetry language, the universal entry of function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the use of punctuation marks and so on, which promote the change of poetry form. The third is the change of poetic style: the branch arrangement of modern poetry lines, the pluralistic and open rhythm form, and the modern change of poetry form brought about by the choice of free style form are all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trend of thought. The fourth is the change of communication: the modern mode of communication,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object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nge of communication spa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hange the acceptance concept and appreciation habit of people's poetry.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詩歌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新詩傳播接受文獻集成、研究及數(shù)據(jù)庫建設(shè)(1917-1949)”(16ZDA240)
【分類號】:I207.2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曉成;當下詩歌:呼喚詩性自律[J];理論與創(chuàng)作;2005年03期
2 ?;;詩歌的命運[J];詩探索;2005年01期
3 吳投文;;當前詩歌癥候分析[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04期
4 李小艷;劉黃娟;;高校校園詩歌的生命力探究——以武漢市12所本科高校為例[J];湖北經(jīng)濟學(xué)院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11期
5 時愛華;;我國歷代詩歌與音樂的關(guān)系和意義[J];語文建設(shè);2013年14期
6 岳鈒;大躍進詩歌概述[J];唐都學(xué)刊;1997年03期
7 丁宗皓;;詩歌是一場與生存的對話——第三屆遼寧省文學(xué)獎詩歌獎述評[J];詩潮;2003年06期
8 吳星;90年代詩歌對現(xiàn)代詩歌傳統(tǒng)的消解[J];荊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1期
9 王昌忠;在精神的鄉(xiāng)土上——試論“兩棲人”鄉(xiāng)土詩的詩歌意緒指向[J];當代文壇;2002年01期
10 梁艷萍,余艷波;當下湖北詩歌的審美態(tài)勢[J];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霍俊明;;詩歌倫理與深入當代[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三輯)[C];2007年
2 龍揚志;;什么是詩歌倫理[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三輯)[C];2007年
3 楊志學(xué);;詩歌的限制性與屠岸的“十四行”寫作[A];屠岸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馮雷;;論屠岸的詩歌形式探索[A];屠岸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李卉;;在華夏文化中追尋、彷徨與遷徙——南方狼近期詩歌評析[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xué)研究論文集[C];2006年
6 劉亞明;;把平凡的事物引入詩意的語境和空間——宋曉杰詩歌近作淺論[A];首都師范大學(xué)駐校詩人宋曉杰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7 鄭成志;;詩人和詩歌對什么負責(zé)——對近年“民生”詩歌的一種思考[A];詩歌與社會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寧;;美麗的中年情懷——宋曉杰近年詩歌散論[A];首都師范大學(xué)駐校詩人宋曉杰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9 朱凈之;;瞿秋白與周恩來詩歌比較解讀[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六輯)[C];2012年
10 賈晉華;;釋賦:從詩體到詩歌技巧及賦體[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十五輯)[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廖文;詩歌能否重回大眾視野[N];人民日報;2013年
2 吳剛 (達斡爾族);展現(xiàn)少數(shù)民族詩歌的輝煌成就[N];文藝報;2013年
3 ;青海國際詩人帳篷圓桌會議[N];青海日報;2014年
4 續(xù)鴻明;詩歌出版緣何冷清[N];中國文化報;2004年
5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王俊 孟迷;詩歌原本屬于寂寞的行列[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6 劉殿芳;敢為詩歌獨辟蹊徑[N];文藝報;2013年
7 李尚榮;詩歌應(yīng)著眼終極關(guān)切[N];文藝報;2012年
8 ;詩人應(yīng)展開更豐富的自我[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9 撰稿 本報記者 何晶;建構(gòu)一座城市的高端智力生活[N];文學(xué)報;2014年
10 隱石;黔東當下詩歌小議[N];銅仁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于英麗;隋代詩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6年
2 趙彬;掙脫文字夢魘后的舞蹈與歌唱[D];吉林大學(xué);2005年
3 肖獻軍;唐洞庭湖詩和太湖詩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4 鮑昌寶;中國現(xiàn)代詩歌都市話語研究[D];南京大學(xué);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璐;《申質(zhì)堂夫子全稿》整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王存恒;先唐詩歌蔬菜意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張伯陽;中國現(xiàn)代“街頭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4 周雪瓴;高適詩歌在明代的接受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張冉冉;中唐至北宋詩歌中的食物書寫[D];浙江工業(yè)大學(xué);2014年
6 潘嬌;“樊山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xué);2015年
7 石巖;不能承受生命之輕的人—非默詩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8 李毅;北宋帝王詩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7年
9 劉巧榮;新世紀少數(shù)民族詩歌的空間觀照[D];阜陽師范學(xué)院;2017年
10 朝樂門;阿爾泰詩歌淺析[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2508157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508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