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修《燕行紀(jì)》中的清朝中期中國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11 21:30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朝鮮正祖十四年),徐浩修作為陳賀、謝恩副使,奉命出使清朝,恭賀乾隆皇帝的八十壽誕,他將沿途的所見所聞記錄成冊,形成《燕行紀(jì)》四卷。《燕行紀(jì)》卷一“起鎮(zhèn)江城至熱河”,廣泛記錄了徐浩修沿途所見中國的山川名勝、邊防城郭,卷二“起熱河至圓明園”和卷三“起圓明園至燕京”則記錄了中國的文物制度、社會風(fēng)貌、文化藝術(shù)等內(nèi)容,以及徐浩修與清朝大臣的交流情況,卷四“起燕京至鎮(zhèn)江城”,簡要描寫了回程過程及使臣向國王回稟出使情況。全文內(nèi)容廣泛全面、記錄相對真實客觀,既有細致地觀察描寫,又有真情實感的議論分析,是一部出色的紀(jì)行文學(xué)作品。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闡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綜述當(dāng)前國內(nèi)外對于《燕行紀(jì)》及燕行文中清朝中期中國形象研究的著作成果,詳細說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圍。第二章作者生平及背景。簡述作者出使中國的原因和當(dāng)時中朝兩國的社會背景。徐浩修曾于1776年出使過一次,對于中國已經(jīng)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而且他的祖父和父親也都曾出使過中國,所以相較于同時期的其他人,顯然他對中國的認識要更深一些。作為一心勵不再精圖治報效祖國的實學(xué)派大臣,他支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3 研究方法及范圍
第二章 作者生平及出使背景
2.1 徐浩修生平
2.2 出使背景
第三章 《燕行紀(jì)》中的中國山川城池形象
3.1 山川河流形象
3.1.1 滿族圣山長白山
3.1.2 入塞關(guān)口潮河川
3.2 邊防城郭形象
3.2.1 滿族留都沈陽城
3.2.2 “華夷大界”山海關(guān)
3.2.3 繁榮秀麗承德府
第四章 《燕行紀(jì)》中的中國文物制度與藝術(shù)文化
4.1 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筑
4.1.1 雕梁畫棟紫禁城
4.1.2 瑰麗夏宮圓明園
4.2 滿漢結(jié)合的政治體制
4.2.1 承漢的官職設(shè)置
4.2.2 獨特的八旗制度
4.3 等級分明的服飾形制
4.3.1 繁復(fù)尊貴的皇帝服飾
4.3.2 錦繡奢華的皇親服飾
4.3.3 品級嚴(yán)格的百官服飾
4.4 燦爛奪目的藝術(shù)文化
4.4.1 歷史悠久的石鼓文
4.4.2 眾彩紛呈的京劇文化
第五章 《燕行紀(jì)》中的人物形象
5.1 清朝皇帝乾隆
5.2 滿族重臣阿桂
5.3 滿族權(quán)臣和珅
5.4 漢族文臣翁方綱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燕行紀(jì)》中所記錄的石鼓文
本文編號:3992742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2 研究現(xiàn)狀綜述
1.3 研究方法及范圍
第二章 作者生平及出使背景
2.1 徐浩修生平
2.2 出使背景
第三章 《燕行紀(jì)》中的中國山川城池形象
3.1 山川河流形象
3.1.1 滿族圣山長白山
3.1.2 入塞關(guān)口潮河川
3.2 邊防城郭形象
3.2.1 滿族留都沈陽城
3.2.2 “華夷大界”山海關(guān)
3.2.3 繁榮秀麗承德府
第四章 《燕行紀(jì)》中的中國文物制度與藝術(shù)文化
4.1 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筑
4.1.1 雕梁畫棟紫禁城
4.1.2 瑰麗夏宮圓明園
4.2 滿漢結(jié)合的政治體制
4.2.1 承漢的官職設(shè)置
4.2.2 獨特的八旗制度
4.3 等級分明的服飾形制
4.3.1 繁復(fù)尊貴的皇帝服飾
4.3.2 錦繡奢華的皇親服飾
4.3.3 品級嚴(yán)格的百官服飾
4.4 燦爛奪目的藝術(shù)文化
4.4.1 歷史悠久的石鼓文
4.4.2 眾彩紛呈的京劇文化
第五章 《燕行紀(jì)》中的人物形象
5.1 清朝皇帝乾隆
5.2 滿族重臣阿桂
5.3 滿族權(quán)臣和珅
5.4 漢族文臣翁方綱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燕行紀(jì)》中所記錄的石鼓文
本文編號:399274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xiandaiwenxuelunwen/399274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