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實驗設計的并聯機構誤差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正交實驗設計的并聯機構誤差分析 出處:《機床與液壓》2016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介紹了一種新型含恰約束支鏈3-SPS/S并聯機器人機構,為提高終端平臺的定位精度,對該并聯機構進行誤差分析。首先在運動學逆解基礎上,對驅動支鏈的運動方程進行微分,建立該機構位姿輸出誤差正解數學模型。并在給定機構誤差的條件下,考慮末端執(zhí)行器在工作過程中位姿輸出誤差的變化情況。利用正交實驗設計的思想均衡排布參數的誤差水平,對該機構進行精度分析,并繪制某姿態(tài)下的誤差分布直方圖及許用精度范圍內的可靠度。結果表明:利用正交實驗法能夠快速計算誤差值,為并聯機構的精度設計和運動學參數的標定建立了理論基礎。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type of containing exactly constraint chain of 3-SPS/S parallel robot mechanis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terminal platform, we analyze the error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Firstly, the inverse kinematics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motion of the driving chain,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the output pose error of positive solutions o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 error in a given institu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idering the end effector in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output pose error changes. The error level by balancing the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of the orthogonal design, analyzes the precision of the mechanism, and draw a histogram of attitude error and the allowable range of reli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error value, the precision design and kinematic calibration of parallel mechanism and establish the theory basis.
【作者單位】: 蘇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地質工程職業(yè)學院機電系;
【基金】:江蘇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PZY2015B186)
【分類號】:TH112
【正文快照】: 0前言少自由度并聯機器人機構具有誤差小、剛度高、動態(tài)性能好、可以消除不期望的自微運動、利于實現全閉環(huán)反饋控制的優(yōu)點。因此,并聯機構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設備、機床、飛行模擬器等領域。目前,對于并聯機構的誤差和精度的研究,國內學者已經取得的一定的成果[1-2]。李新友等[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亞青,劉雄偉;繩牽引并聯機構的研究概況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機械工程;2003年09期
2 郭瑞琴;;并聯機構運動分岔與穩(wěn)定性分析[J];機械傳動;2008年02期
3 ;第三屆并聯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4期
4 ;第三屆并聯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6期
5 ;第三屆并聯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8期
6 ;第三屆并聯機構的關鍵問題與未來發(fā)展方向國際會議征文通知[J];機械工程學報;2013年17期
7 鄧嘉鳴;尹洪波;沈惠平;李菊;楊廷力;;基于方位特征集的兩轉動(0T-2R)并聯機構的型綜合及其應用[J];中國機械工程;2013年24期
8 李鷺揚,吳洪濤;并聯機構正運動學一維搜索法[J];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9 楊光,文福安,魏世民;用于并聯機構位置正解的座標法[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1年03期
10 周兵,楊汝清;3自由度平動并聯機構結構參數的優(yōu)化[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東超;楊向東;劉莉;陳懇;;并聯機構的可驅動性研究[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張義鳳;姚郁;;六自由度并聯機構驅動速度性能優(yōu)化設計[A];中國系統(tǒng)仿真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6年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孟飛;;極限邊界搜索實現的并聯機構工作空間分析[A];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五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4 范彩霞;劉宏昭;;雙驅動五自由度并聯機構型綜合[A];第9屆中國機構與機器科學應用國際會議(CCAMMS 2011)暨中國輕工機械協(xié)會科技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董培濤;吳學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聯機構工作空間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紀的生產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紀的生產工程”學術會議暨企業(yè)生產工程與產品創(chuàng)新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6 劉治志;羅玉峰;石志新;楊廷力;;一種平面三自由度并聯機構動力學分析的序單開鏈法[A];第十一屆全國非線性振動學術會議暨第八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榮輝;丁洪生;張同莊;;一種空間三自由度并聯機構的震動力平衡[A];第十三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宋方臻;宋波;;平面并聯機構與磁懸浮控制電主軸耦合系統(tǒng)的瞬態(tài)響應分析[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A卷[C];2011年
9 鄭相周;羅友高;賓鴻贊;;移動型3-UPU并聯機構靜態(tài)穩(wěn)定性分析[A];2006年湖北省博士論壇——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裝備論文集[C];2006年
10 張建軍;李為民;李穎;高峰;;一種新型正交結構6-PPPS并聯機構及其運動學解耦性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機構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海峽兩岸機構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秉毅;閉環(huán)和并聯機構拓撲胚圖理論與應用[D];燕山大學;2015年
2 丁建;六自由度并聯機構精度分析及其綜合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徐東濤;基于動力學分析的改進型Delta并聯機構運動可靠性建模技術[D];東北大學;2015年
4 張帆;并聯機構特性分析與綜合研究[D];東華大學;2008年
5 張彥斌;少自由度無奇異完全各向同性并聯機構型綜合理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8年
6 姚蕊;大跨度索并聯機構力特性及尺度綜合設計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7 鄭亞青;繩牽引并聯機構若干關鍵理論問題及其在風洞支撐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華僑大學;2004年
8 張勇;可約并聯機構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9 程世利;并聯機構若干基本問題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10 郝齊;一種兩自由度并聯機構優(yōu)化設計及動力學控制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世培;并聯機構的人機交互式裝配實現及運動性能自動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2 郭萌萌;重力作用下被動過約束并聯機構受力與虛擬仿真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3 盧芹芹;三維平移并聯機構型綜合與性能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4 周莎莎;少自由度過約束并聯機構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5年
5 吳靜;被動鉸為球鉸的二自由度平移并聯機構的分析與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鄒忠月;新型三平移并聯機構結構參數優(yōu)化的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09年
7 王克杰;變拓撲并聯機構綜合方法及應用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09年
8 林偉陽;平面并聯機構運動控制和解耦問題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9 廖樂根;面向并聯機構的容錯糾錯實驗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朱秋菊;基于并聯機構的零件供給器及控制系統(tǒng)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75933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375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