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軀體動作圖片與情緒面孔的情緒沖突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00:11
當我們思考時,我們的大腦默默的處理著各種各樣的外部信息,其中當然就包括情緒信息,情緒信息通常來自于個體對外部環(huán)境刺激的感知和自身身體狀態(tài)的知覺,同時還包括個體對情緒事件的認知評價,所以情緒信息是其中最為復雜難懂的部分,甚至于我們自己偶爾也會對自身的情緒產生困惑。在我們通過情緒去了解他人,去體驗世界的時候,情緒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必要信息。然而當我們面對沖突的情緒場景,面對不一致的情緒信息的時候更能體現我們的情緒加工的能力。關于情緒沖突的研究已經積累了很多,不同的學者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全面而廣泛的探究。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對于情緒軀體動作圖片的情緒沖突效應的相關研究較少,對于各種情緒沖突效應研究范式的比較研究較少,同時關于情緒沖突效應的腦電成分研究也有待加強。本研究采用三種不同類型的情緒沖突效應研究范式,希望從各個側面去了解和剖析情緒沖突效應的作用和機制,同時探索情緒軀體動作圖片這個新穎的刺激材料在情緒沖突效應研究中的價值。以便更好的理解人們在處理沖突的情緒信息時的加工模式和認知路徑。通過腦電數據研究更加深入地理解情緒沖突效應作用的神經機制和相關情緒信息加工的腦功能回路。實驗一使用情緒啟動范...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材料種類圖
積極情緒刺激 8 張,男女各四張。為了保證圖片情緒信息量的一致性,防止軀動作圖片信息太多過于喧賓奪主,剪貼的圖片大小可能不一致。圖片大小為 2×512 像素。所有刺激材料均為黑白無色圖片。5.3.3 實驗設計實驗三采用 2(任務類型:面孔判斷任務、軀體判斷任務)×2(情緒效價致性:一致、沖突)被試內實驗設計,被試需要完成兩種不同類型的任務。一為識別面孔表情,盡量忽略軀體情緒的干擾,一種為識別軀體情緒信息,忽略孔的干擾。實驗材料相同個體通過技術手段剪貼形成的情緒面孔與情緒軀體情效價沖突的刺激材料。通觀三個實驗設計,可以發(fā)現實驗一是前后位置的時間空間上干擾,實驗二是同樣時間的疊加位置的空間干擾,因此本次實驗三則是時間的上下位置空間干擾。
圖 5-2 P1 成分腦電地形圖和波幅圖5.5.1.2 P1 腦電成分潛伏期分析對選定的電極所引發(fā)的腦電 P1 成分的腦電波潛伏期進行三因素重復測量分析發(fā)現:一致性條件主效應顯著 F(1,26)=5.06,p=0.033*,np2=0.163,情緒效價一致條件(99.02±3.82μV)比沖突條件(92.69±4.63μV)誘發(fā)了更晚的 P1 腦電成分。腦區(qū)主效應顯著 F(2,25)=5.43,p=0.01*,np2=0.303,頂葉區(qū)(84.70±6.62μV)相較于枕葉(104.11±3.24μV)與中央頂葉(98.75±3.73μV)誘發(fā)了更早的腦電成分P1。分布主效應顯著 F(2,25)=4.38,p=0.02*,np2=0.26,右半球(102.24±3.96ms)位置的腦電成分 P1 晚于中間位置(92.68±5.11ms)的 P1。其余交互效應不顯著。表 5-12 P1 成分潛伏期三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贏分與輸分運動員面孔表情和身體姿勢情緒的加工機制[J]. 王麗麗,馮文鋒,賈麗娜,朱湘茹,羅文波,楊蘇勇,羅躍嘉. 心理學報. 2018(08)
[2]認知和情緒詞Flanker任務的沖突效應和沖突適應效應分析[J]. 曲之毅,劉惠軍,劉鐵洋,于斌.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03)
[3]不同認知方式對詞—面孔任務Stroop效應的影響[J]. 田錄梅,劉曉萌,田菲菲. 心理學探新. 2014(04)
[4]詞—面孔任務中的情緒效價沖突效應及性別差異[J]. 姚昭,王振宏,雷榕.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1(03)
[5]情緒啟動研究范式與心理機制[J]. 張海霞. 社會心理科學. 2010(05)
[6]廣泛焦慮障礙患者的情緒沖突研究[J]. 卓永寧,劉宏艷,胡治國,馬樹華,肖壯偉.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01)
[7]大學生情緒STROOP效應實驗研究[J]. 梁立夫,白學軍,沈德立.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3)
[8]情緒沖突: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 胡治國,劉宏艷,張學新. 心理科學進展. 2008(05)
[9]情緒Stroop效應:來自漢字的證據[J]. 鐘毅平,孫羽中,張杰. 心理科學. 2007(04)
[10]Stroop效應研究的新進展——理論、范式及影響因素[J]. 陳俊,劉海燕,張積家. 心理科學. 2007(02)
博士論文
[1]身體—詞情緒Stroop沖突的腦電研究[D]. 馬建苓.西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詞—面孔stroop范式中的情緒沖突效應研究[D]. 趙麗霞.山西師范大學 2017
[2]音樂背景下跨視聽通道的情緒沖突效應[D]. 楊欽淋.西南大學 2013
[3]社交焦慮個體在不同情緒沖突范式下的情緒判斷研究[D]. 肖玉.蘇州大學 2012
[4]“情緒面孔”和“情緒肢體語言”文互認知的神經電生理研究[D]. 顧冠.上海交通大學 2012
[5]情緒沖突對注意自上而下加工影響的研究[D]. 向嶺.西南大學 2011
[6]同時的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D]. 張雅如.西南大學 2011
[7]不同SOA條件下無意識情緒沖突研究[D]. 趙麗翔.汕頭大學 2009
[8]詞語和圖片的情緒Stroop效應研究[D]. 劉建科.湖南師范大學 2008
[9]情緒啟動對決策行為的影響研究[D]. 胡琰.湖南師范大學 2007
[10]正性詞的情緒Stroop效應的實驗研究[D]. 曾瑜芬.華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13514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實驗材料種類圖
積極情緒刺激 8 張,男女各四張。為了保證圖片情緒信息量的一致性,防止軀動作圖片信息太多過于喧賓奪主,剪貼的圖片大小可能不一致。圖片大小為 2×512 像素。所有刺激材料均為黑白無色圖片。5.3.3 實驗設計實驗三采用 2(任務類型:面孔判斷任務、軀體判斷任務)×2(情緒效價致性:一致、沖突)被試內實驗設計,被試需要完成兩種不同類型的任務。一為識別面孔表情,盡量忽略軀體情緒的干擾,一種為識別軀體情緒信息,忽略孔的干擾。實驗材料相同個體通過技術手段剪貼形成的情緒面孔與情緒軀體情效價沖突的刺激材料。通觀三個實驗設計,可以發(fā)現實驗一是前后位置的時間空間上干擾,實驗二是同樣時間的疊加位置的空間干擾,因此本次實驗三則是時間的上下位置空間干擾。
圖 5-2 P1 成分腦電地形圖和波幅圖5.5.1.2 P1 腦電成分潛伏期分析對選定的電極所引發(fā)的腦電 P1 成分的腦電波潛伏期進行三因素重復測量分析發(fā)現:一致性條件主效應顯著 F(1,26)=5.06,p=0.033*,np2=0.163,情緒效價一致條件(99.02±3.82μV)比沖突條件(92.69±4.63μV)誘發(fā)了更晚的 P1 腦電成分。腦區(qū)主效應顯著 F(2,25)=5.43,p=0.01*,np2=0.303,頂葉區(qū)(84.70±6.62μV)相較于枕葉(104.11±3.24μV)與中央頂葉(98.75±3.73μV)誘發(fā)了更早的腦電成分P1。分布主效應顯著 F(2,25)=4.38,p=0.02*,np2=0.26,右半球(102.24±3.96ms)位置的腦電成分 P1 晚于中間位置(92.68±5.11ms)的 P1。其余交互效應不顯著。表 5-12 P1 成分潛伏期三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贏分與輸分運動員面孔表情和身體姿勢情緒的加工機制[J]. 王麗麗,馮文鋒,賈麗娜,朱湘茹,羅文波,楊蘇勇,羅躍嘉. 心理學報. 2018(08)
[2]認知和情緒詞Flanker任務的沖突效應和沖突適應效應分析[J]. 曲之毅,劉惠軍,劉鐵洋,于斌.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5(03)
[3]不同認知方式對詞—面孔任務Stroop效應的影響[J]. 田錄梅,劉曉萌,田菲菲. 心理學探新. 2014(04)
[4]詞—面孔任務中的情緒效價沖突效應及性別差異[J]. 姚昭,王振宏,雷榕.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1(03)
[5]情緒啟動研究范式與心理機制[J]. 張海霞. 社會心理科學. 2010(05)
[6]廣泛焦慮障礙患者的情緒沖突研究[J]. 卓永寧,劉宏艷,胡治國,馬樹華,肖壯偉.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0(01)
[7]大學生情緒STROOP效應實驗研究[J]. 梁立夫,白學軍,沈德立. 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3)
[8]情緒沖突:一個新的研究主題[J]. 胡治國,劉宏艷,張學新. 心理科學進展. 2008(05)
[9]情緒Stroop效應:來自漢字的證據[J]. 鐘毅平,孫羽中,張杰. 心理科學. 2007(04)
[10]Stroop效應研究的新進展——理論、范式及影響因素[J]. 陳俊,劉海燕,張積家. 心理科學. 2007(02)
博士論文
[1]身體—詞情緒Stroop沖突的腦電研究[D]. 馬建苓.西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詞—面孔stroop范式中的情緒沖突效應研究[D]. 趙麗霞.山西師范大學 2017
[2]音樂背景下跨視聽通道的情緒沖突效應[D]. 楊欽淋.西南大學 2013
[3]社交焦慮個體在不同情緒沖突范式下的情緒判斷研究[D]. 肖玉.蘇州大學 2012
[4]“情緒面孔”和“情緒肢體語言”文互認知的神經電生理研究[D]. 顧冠.上海交通大學 2012
[5]情緒沖突對注意自上而下加工影響的研究[D]. 向嶺.西南大學 2011
[6]同時的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D]. 張雅如.西南大學 2011
[7]不同SOA條件下無意識情緒沖突研究[D]. 趙麗翔.汕頭大學 2009
[8]詞語和圖片的情緒Stroop效應研究[D]. 劉建科.湖南師范大學 2008
[9]情緒啟動對決策行為的影響研究[D]. 胡琰.湖南師范大學 2007
[10]正性詞的情緒Stroop效應的實驗研究[D]. 曾瑜芬.華南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2913514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1351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