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心理需求和主觀社會階層對消費決策中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00:25
人們在進行消費決策時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情感預測偏差。自我決定理論提出,在對動機進行理解時需要考慮自主、能力和歸屬感等需求,強調(diào)基本心理需求是心理成長完整的必要條件,當個體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時,內(nèi)部動機會增強。根據(jù)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階層的不同導致占有的社會資源也不同,其對心理需求要求的程度也不同,相應地,其消費水平和行為也存在差異。那么,當不同主觀社會階層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基本心理需求時,他們的消費決策中情感預測偏差是否也會受到影響?本研究通過三個實驗,將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基本心理需求理論與主觀社會階層相結合,探究其對消費決策中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實驗一在某高校選取120名大學生作為被試,采用2(主觀社會階層:高社會階層/低社會階層)×2(自主需求:自主需求滿足/自主需求未滿足)的被試間實驗,以探究自主需求和主觀社會階層對消費決策中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最終發(fā)現(xiàn),當高社會階層的個體自主需求得到滿足時,更容易高估自己的情感體驗,情感預測偏差最大,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也最大。實驗二在某高校選取120名大學生作為被試,采用2(主觀社會階層:高社會階層/低社會階層)×2(能力需求:能力需求滿足/能...
【文章來源】:魯東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自主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
23體的交互作用圖詳見圖 4.2。圖4.2 自主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購買意愿的影響將高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滿足、低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未滿足編碼為匹配組,將高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未滿足、低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滿足編碼為不匹配組,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結果如下表:表4.5 自主需求和主觀社會階層匹配條件下的差異性檢驗匹配(M±SD) 不匹配(M±SD) N t df p d情感預測偏差 0.70±1.12 0.31±0.96 120 2.06 118 0.04 0.38購買意愿 3.17±1.25 2.70±1.09 120 2.18 118 0.03 0.40綜合以上結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匹配組個體的情感預測偏差和購買意愿都顯著高于不匹配組的個體。4.5 實驗一討論本次研究使用1-10級階梯量表啟動被試的主觀社會階層,并以巧克力為實驗材料,通過個人選擇條件/實驗者選擇條件,啟動被試的自主需求,讓被試對該巧克力帶來的情感進行預測
當個體的能力需求未得到滿足時,情感預測偏差在主觀社會階層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體的交互作用圖詳見圖 5.1。圖5.1 能力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5.4.5 能力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購買意愿的方差分析將不同實驗條件下的購買意愿作為因變量,主觀社會階層和能力需求作為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調(diào)節(jié)定向和調(diào)節(jié)匹配對情感預測中影響偏差的影響[J]. 耿曉偉,姜宏藝. 心理學報. 2017(12)
[2]情感預測的影響偏差——聚焦錯覺還是適應忽視?[J]. 耿曉偉,張峰. 心理科學. 2015(05)
[3]社會階層的心理學研究:社會認知視角[J]. 胡小勇,李靜,蘆學璋,郭永玉. 心理科學. 2014(06)
[4]低社會階層者是否更相信系統(tǒng)公正[J]. 楊沈龍,郭永玉,李靜. 心理科學進展. 2013(12)
[5]情感預測中的聚焦錯覺[J]. 羅寒冰,徐富明,郭永玉,鄭秋強,李彬,張慧.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8)
[6]期望、體驗和回憶:當消費者不能從體驗中學習[J]. 徐菁,蔣多. 心理學報. 2009(08)
[7]幸福感預測中的影響偏差[J]. 梁哲,李紓,李巖梅,劉長江.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7(10)
[8]認知動機理論的新近展—自我決定論[J]. 劉海燕,閆榮雙,郭德俊. 心理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2915456
【文章來源】:魯東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自主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
23體的交互作用圖詳見圖 4.2。圖4.2 自主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購買意愿的影響將高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滿足、低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未滿足編碼為匹配組,將高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未滿足、低社會階層+自主需求滿足編碼為不匹配組,進行獨立樣本 t 檢驗,結果如下表:表4.5 自主需求和主觀社會階層匹配條件下的差異性檢驗匹配(M±SD) 不匹配(M±SD) N t df p d情感預測偏差 0.70±1.12 0.31±0.96 120 2.06 118 0.04 0.38購買意愿 3.17±1.25 2.70±1.09 120 2.18 118 0.03 0.40綜合以上結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匹配組個體的情感預測偏差和購買意愿都顯著高于不匹配組的個體。4.5 實驗一討論本次研究使用1-10級階梯量表啟動被試的主觀社會階層,并以巧克力為實驗材料,通過個人選擇條件/實驗者選擇條件,啟動被試的自主需求,讓被試對該巧克力帶來的情感進行預測
當個體的能力需求未得到滿足時,情感預測偏差在主觀社會階層上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體的交互作用圖詳見圖 5.1。圖5.1 能力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情感預測偏差的影響5.4.5 能力需求與主觀社會階層對購買意愿的方差分析將不同實驗條件下的購買意愿作為因變量,主觀社會階層和能力需求作為自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調(diào)節(jié)定向和調(diào)節(jié)匹配對情感預測中影響偏差的影響[J]. 耿曉偉,姜宏藝. 心理學報. 2017(12)
[2]情感預測的影響偏差——聚焦錯覺還是適應忽視?[J]. 耿曉偉,張峰. 心理科學. 2015(05)
[3]社會階層的心理學研究:社會認知視角[J]. 胡小勇,李靜,蘆學璋,郭永玉. 心理科學. 2014(06)
[4]低社會階層者是否更相信系統(tǒng)公正[J]. 楊沈龍,郭永玉,李靜. 心理科學進展. 2013(12)
[5]情感預測中的聚焦錯覺[J]. 羅寒冰,徐富明,郭永玉,鄭秋強,李彬,張慧. 心理科學進展. 2013(08)
[6]期望、體驗和回憶:當消費者不能從體驗中學習[J]. 徐菁,蔣多. 心理學報. 2009(08)
[7]幸福感預測中的影響偏差[J]. 梁哲,李紓,李巖梅,劉長江.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7(10)
[8]認知動機理論的新近展—自我決定論[J]. 劉海燕,閆榮雙,郭德俊. 心理科學. 2003(06)
本文編號:291545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291545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