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詞義解釋的運用
【摘要】在教學方法上,還過多地依賴教材和PPT,以教師講解為主,盡管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如課上展示、回答問題、小組討論等。
【關鍵詞】教學模式、教材依賴、參與過程
教學還沒有掙脫教材權威型和知識獲取型的教學理念。教師還占用著大部分的課上時間,代寫論文分析履行著“傳道、授業(yè)、解惑”之職責,學生還是被動地學,聽老師生動地講,對所學習的內(nèi)容淺嘗輒止,不善于自主學習,不能學以致用等問題較為嚴峻。
對學生的評估考核仍采取期中、期末考試、課后作業(yè)批改等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不利于評估和考查學生的真實水平和個體認知差異,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材以應付考試。以上問題的存在是此次教學改革的主要動因。
我們采用MIC模式對法律英語課程教學展開了大幅度改革:教學內(nèi)容以信息為出發(fā)點,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多模態(tài)化,教學目標指向?qū)W生認知能力的動態(tài)發(fā)展。代寫論文分析我們對教學內(nèi)容按信息類別分解為語篇信息和非語篇信息。在法律英語教學中,語篇信息指教材中的語言信息,包括法律英語區(qū)別于普通英語的詞、句、篇的特征及所包含的實體性信息和程序性信息。
實體性信息包括不同法系的立法、司法、執(zhí)法、法治觀念和文化等知識性信息,如法律職業(yè)信息等;程序性信息包括如何做事的技能性信息,如如何做法官、如何做律師。非語篇信息指通過非語言手段傳遞的信息。其中,法律語篇信息尤為重要,是本課程的核心內(nèi)容。
認知就是對信息的處理過程,包括信息的輸入、加工和輸出。語篇信息認知可按照語篇樹狀信息結構加以處理,如核心命題、信息發(fā)展路向、信息點類別、信息點分布、信息成分、信息的重疊與缺失等分析。非語篇信息可以通過語言描寫轉(zhuǎn)換為語篇信息加以處理和識讀。
經(jīng)濟類相關論文或者經(jīng)濟學碩士畢業(yè)論文請聯(lián)系本站
[參考文獻]
[1]Karen, W. Techn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Z]. ERIC Clearinghous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WashingtonDC. (ED350883),1992.
[2]Kasper, L.F.New Technologies, New Literacies: Focus Discipline Research and ESL Learning Communities[J].LanguageLearning &Technology,2000,4(2), 105-128.
[3]論文庫
,筆耕文化傳播
本文編號:259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