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烈焰的燭照——沈從文與勞倫斯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23:35
【摘要】:沈從文與勞倫斯在各自的作品中表現了對人類文明進程關注的文化心態(tài),表達了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用生命的烈焰、血的支柱拯救民族、人類的終極關懷意識。他們都對工業(yè)文明表現出強烈的質疑與批判態(tài)度,認為現代文明扭曲了人性;都對人類的生命形態(tài)做出了哲學意義的探討,并將“人與自然契合”、愛情、性力和死亡視作生命力的構成與表現:并為拯救民族、人類積極地探求出路。由于所屬文化的獨特性和所屬文明階段的差異性,二位作家在對文明批判、對生命意識的理解和對“理想國”的構想上又有明顯的不同。沈從文在作品中構建了鄉(xiāng)村和都市兩個截然對立的世界,試圖用鄉(xiāng)民身上充溢的生命力為老邁龍鐘的民族注入活力,實現民族再造。勞倫斯則反復強調一種“血肉比心智更聰明”的觀點,寄希望于有著太陽般生命力的自然之子能喚醒英格蘭被機械文明毀壞了的人性,恢復男人與女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完善分裂的“自我”,從而使民族與人類走向再生。雖然他們對工業(yè)文明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歷史理性的整體觀照,而顯得有些過激和片面,但二人對生命意識的理解和對人類未來的凝眸又使他們的作品具有現代意識,因而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時代,在與世界的交流中喚起了共鳴。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I106
本文編號:2682576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I1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吳躍農;生命形態(tài)的把握和尋思——沈從文湘西散文新論[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Z1期
2 凌宇;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思想價值論——寫在沈從文百年誕辰之際[J];文學評論;2002年06期
3 李光榮;蠻性:救治現代柔弱人性的靈丹——論曹禺和聞一多戲劇合作的基點[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268257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8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