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小大之辨”及其歷史解讀
發(fā)布時間:2020-05-22 15:18
【摘要】: 作為“逍遙三辨”之首的“小大之辨”,對治莊學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不僅因為“小大之辨”是《逍遙游》的首題,也因為它是莊子“逍遙義”的重要線索。正因此,歷史各家“小大之辨”的詮釋在中國古代莊學研究以及哲學思想的豐富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時,“小大之辨”作為美學理論中風骨氣韻的范例,對中國古代的美學思想發(fā)展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莊子逍遙義圍繞著大小的對比展開,逍遙游的主旨依照意象的鋪陳而逐漸展開,小大之辨作為“逍遙三辯”之首,其實質(zhì)正是“不合常理”的逍遙觀的鋪展。然而,歷史上對“小大之辨”的解釋,按代表人物分有向秀、郭象、支遁、成玄英、王栺、呂惠卿、林希逸、羅勉道等,按論題核心分分別從屬于“適性逍遙”、“無待逍遙”、“象數(shù)解莊”、“逍遙為樂”、“優(yōu)劣逍遙”、就其大小的關(guān)系而言又有“獨化自分”、“大小無待”及“崇大抑小”等,彼此攻訐,并無定論。因此對歷史各家注疏綜述并分析勢在必行。 魏晉玄學中莊學的風行,使注莊釋道成為學界的主流。向秀、郭象自抒機杼,以小大各得其宜,適性自分的學說開創(chuàng)莊學逍遙義詮釋的第一個傳統(tǒng),但其實際模糊了“正當”與“自得”的區(qū)別,此外,“小大之辨”的理論基礎(chǔ)也是不穩(wěn)固的。支遁對向、郭作出了反撥,以“明至人之性”的無待逍遙觀指出了有待逍遙面臨的困難,但其以無為本的世界觀與莊子的氣化世界大相徑庭。王栺引領(lǐng)了宋代解莊的主流,以易解莊。林希逸和羅勉道提出各自的反證,但又體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三家合流的趨勢。明清時期的莊學研究逐漸文本化,義理的新發(fā)較少,主要以“崇大抑小”為特色。 向、郭逍遙義在立論上存在缺陷,其獨化的世界觀雖然足以支持大小自適其性的逍遙觀,卻禁不起推敲,支遁尖銳地指出了它如何混淆了兩種不同的標準。支遁背離了莊子的原意,但這兩家注疏對后世的莊學研究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因而分析魏晉玄學的哲學發(fā)展是揭示莊子逍遙義的關(guān)鍵步驟。而莊子小大之辨的實質(zhì)就文本的發(fā)展而言,應該是“不合常理”,或“不合于眾”。這種“不合常理”而無需求得與常識妥協(xié)的內(nèi)心自得,以消滅主觀世界中的一切隔閡為標示,建立在自在而無拘束的絕對逍遙觀。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223.5
本文編號:2676192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223.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張連偉,郭君銘;莊子“小大之辯”與逍遙之旨[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2 王永豪;;論莊子“逍遙游”的心理學內(nèi)涵[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3 陳寅恪;逍遙游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37年02期
4 謝正強;論《莊子》“逍遙游”的內(nèi)涵與特色[J];求索;2003年04期
5 高燕,李貴;后現(xiàn)代視野中莊子之“游”[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張英,馬杰,白寒;無奈的逍遙:莊子的人生理想[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0年02期
7 謝揚舉;逍遙與自由——以西方概念闡釋中國哲學的個案分析[J];哲學研究;2004年02期
8 劉笑敢;;從超越逍遙到足性逍遙之轉(zhuǎn)化──兼論郭象《莊子注》之詮釋方法[J];中國哲學史;2006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葉蓓卿;莊子逍遙義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7619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exuezongjiaolunwen/267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