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雜碎:美國餐飲史中的華裔文化
本文關鍵詞:炒雜碎:美國餐飲史中的華裔文化
更多相關文章: 美國華人 餐飲史 文化傳統(tǒng) 華裔文化 中餐館 華人移民 李鴻章 美國人 唐人街 中國菜
【摘要】:本文通過美國華人雜碎館興衰史,從一個新的視角來說明中餐館在美國的興起和普及。雜碎館反映了華裔文化移植到美國社會并進一步在那里發(fā)展的過程。在美國,飲食是最早而且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海外中華文化的標志。華人的飲食文化伴隨著他們的生活方式、勞動和職業(yè)技能、經商能力和資本、家庭及其他文化傳統(tǒng)與華人移民一起進入美國。炒雜碎是美國社會族裔文化如何形成的一個有示范性意義的例子。
【作者單位】: 波莫那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族裔與婦女研究所;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
【分類號】:F719.3
【正文快照】: 編者按:劉海銘教授有關美國華人餐飲業(yè)的研究獨樹一幟。其撰寫的“南加州的美國華人餐飲業(yè)及其文化認同”一文(“Food,Culinary Identity,and Transnational Culture:Chinese RestaurantBusiness in Southern California”),刊載于《美國亞裔研究》(Journal ofAsian American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怡;試論《中美續(xù)增條約》[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2 李永賢;容閎:中國近代留學教育的開拓者[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夏軍;留美學生與戰(zhàn)時中美關系[J];民國檔案;2003年04期
4 邱紅梅;試述近代西方市政理念的東漸[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5 黃柯可;美國兩黨制的形成及其歷史特點[J];世界歷史;1987年01期
6 楊漢鷹;西方社會主義的輸入與中國傳統(tǒng)的均平思想[J];近代史研究;1986年02期
7 桑兵;;蕰淖谥计缱兣c組織離合[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8 郭世佑;容閎:一個與晚清歷史巨變脈絡相吻合的探索者[J];江蘇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9 吳永明;清末民初的地方自治述論[J];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10 潘日波;梁啟超與黃遵憲[J];嘉應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暉;百年中國報告文學文體流變論[D];蘇州大學;2002年
2 姜源;異國形象研究:清朝中晚期中美形象的彼此建構[D];四川大學;2005年
3 秦素菡;美國華僑社會與;逝申P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士義;留美幼童與留日學生歸國就業(yè)比較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中心[D];蘇州大學;2001年
2 肖蕓;論旅游與跨文化交流[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3 孫萍;民國時期江南旅游的近代化歷程(1912-1937)[D];揚州大學;2005年
4 夏柏秋;“越界”帶來的“想象”[D];清華大學;2005年
5 余婷婷;1912—1932年中國游記研究[D];華僑大學;2006年
6 郭利;論東漢的私家武裝[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楊紅星;留美醫(yī)學生與近代中國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D];蘇州大學;2006年
8 周波;從封閉走向融合[D];暨南大學;2007年
9 楊建;近代中國出境旅游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理;論黃遵憲的法治思想[D];湘潭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汶;;海外華人資產和成就點滴[J];國際展望;1985年15期
2 呂其昌;美國華人社會[J];世界經濟與政治;1987年06期
3 ;紐約長江三峽工程學術討論會[J];科技導報;1987年01期
4 黃平;日本創(chuàng)辦漢語雜志《明天》[J];世界經濟;1988年05期
5 謝定裕;開幕詞[J];科技導報;1988年04期
6 麥子;1991年美國華人經濟回顧[J];中國工商;1992年02期
7 ;紀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J];中國科學基金;1992年03期
8 鐵嬰;華人在“珠寶王國”中崛起——訪美見聞[J];中國工商;1993年07期
9 李君哲;;海外華僑、華人金融業(yè)現(xiàn)況[J];國際金融研究;1993年02期
10 ;友誼合作——廣東省電腦商會代表團訪美追記[J];電腦;1994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譚天星;;華族的海外發(fā)展與華人社區(qū)變化的探討[A];中國都市人類學會第一次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2 李其榮;王春;;華人三重性:美國與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比較研究[A];“東南亞民族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3 姜澄宇;;前言[A];第三屆全球華人航空科技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陶森;;在首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上的發(fā)言[A];首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Satoko Kimpara;Amanda Houston-Hamilton;Larry Thompson;Dolores Gallagher-Thompson;;美國華人家庭癡呆患者護理人員的社會文化問題[A];第四屆泛亞太地區(qū)心理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莊國土;;論中國海外新移民:以近30年福州移民為例[A];中國世界民族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C];2005年
7 Jeff G.-S.Pan;;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重要性和未來發(fā)展趨勢介紹[A];亞太液化天然氣國際峰會2006論文集[C];2006年
8 許燕;;論美華文學多元混成的邊際文化特性[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賈剛為 趙建 陶志浩;易舟筑網 義烏小商品風光上線[N];中國交通報;2000年
2 黃文;美國華人與汽車[N];中國汽車報;2000年
3 石河;李文和案背后的故事[N];光明日報;2000年
4 記者 張小軍;洛杉磯華僑華人揭批“法輪功”[N];人民日報;2000年
5 記者 關國林 通訊員 黃健;坪山的麒麟舞到國外[N];深圳商報;2000年
6 ;舊金山華僑華人舉行批判“法輪功”座談會[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7 本報記者 羅慶春;高起點發(fā)展醫(yī)藥生物技術[N];福建日報;2001年
8 記者 杜軍玲;錢其琛會見美國華人知名人士訪問團[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9 衛(wèi)景宜;美國華裔英語文學研究[N];文藝報;2001年
10 記者 胡曉明;高度贊揚江澤民“七一”講話[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肖薇;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女性書寫[D];四川大學;2002年
2 陳曉暉;當代美國華人文學中的“她”寫作:對湯亭亭、譚恩美、嚴歌苓等華人女作家的多面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黃小用;晚清華僑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高小剛;北美華人寫作中的故國想象[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萬曉宏;當代美國華人政治參與研究(1965至2004年)[D];暨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秀紅;當代美國華人就業(yè)問題分析:1965—1990年[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2 冷婧如;論美國華人新經濟[D];暨南大學;2002年
3 武在爭;從排斥、隔離到融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麥淑華;我是誰?——金斯敦對身份的尋找[D];浙江大學;2004年
5 曾美玲;戰(zhàn)后美國華人經濟發(fā)展的原因淺探[D];武漢大學;2004年
6 林小聰;多元文化激蕩下的美國華人社區(qū)[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何力;美國華人女性作家的民族情結[D];蘇州大學;2004年
8 趙丹;試析美國華人移民流動性(1945-1979)[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喬艷;美籍華人·華裔美國人·典型的美國人[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10 檀春耕;戰(zhàn)后美國華人人口與華人社區(qū)的變遷[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07815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guanlilunwen/jiudianguanli/120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