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神魔小說《西游記》人物形象的道德內(nèi)涵
在“神魔小說”中,雖然“神仙”與“妖魔”的本領是很相似的,但是在道德上他們卻是完全對立的。“神仙”具有世俗社會道德標準中的各種美德,是“正義”的象征、世俗道德的完美體現(xiàn)者;而“妖魔”代表了世俗道德中種種“邪惡”的因素,并最終因此受到懲罰。小說的“神勝魔敗”結(jié)局也因此有了一種道德寓意。神魔的道德對立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神仙是封建正義的維護者,妖魔則是封建正統(tǒng)秩序的破壞者,是“邪惡”的象征
“神魔小說”中,神仙常被描寫成忠君撫國、維護封建秩序的“英雄”!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尤其他的無拘無束、藐視權(quán)威的反叛性格,讓我們記憶猶新。從文學形象看,小說前七回作為“反叛者”的孫悟空顯然個性更鮮明,形象更為生動。但小說作者心目中的孫悟空,并非是“反叛者”形象,而是本文由收集整理一個棄“惡”從“善”,皈依正道,并在實際行動中竭力維護封建正統(tǒng)的一個形象。因此,《西游記》第七回以后,孫悟空的性格有了一個巨大的變化。他對天上的等級森嚴的神佛世界開始接受和服從。雖然西去的路上充滿挫折,他自己也屢受師父不公正待遇,他卻義無反顧地去完成神佛們交給他的任務。其實,“取經(jīng)”的發(fā)起人和組織者雖為天上神佛,但其目的卻是要為塵世封建王朝整肅道德,建立統(tǒng)治秩序。其現(xiàn)實意義,就如如來講述“取經(jīng)”理由時所言,乃是要助孔氏之“仁義禮智之教”,改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局面。也正因如此,“取經(jīng)”既符合神佛“救濟眾生”意愿,又能“普諭世人為善”,從而具有保人間帝王“江山永固”之意。于是,“人道”與“神道”取得了一致,而孫悟空等人也自然成為忠君扶國的英雄了。也正因為有了這層涵義,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西天”路上的孫悟空一反其藐視權(quán)威的性格,大行佐國扶命之舉,竭力維護現(xiàn)存統(tǒng)治秩序。他擊殺的妖魔中,許多就是亂政欺君的“反叛者”。他在烏雞國,為國王鏟除妖魔,為國王恢復權(quán)力,重建封建統(tǒng)治秩序,并以此為功。即使對那些胡作非為的君王,他也采取“除了邪,治了國,勸正君王”的態(tài)度。例如對滅法國、車遲國昏庸無能的國君,也是好言相勸,尊崇有加,自覺維護君臣之道。顯然,這時候的孫悟空形象與前面以“齊天大圣”自居,藐視權(quán)威的“反叛者”形象已相去甚遠。從文學的角度看,這時的孫悟空已喪失舊日風采和吸引力,個性逐漸消退了。但從另一方面看,這個改過自新,以忠誠撫國為己任,自覺維護封建秩序的孫悟空,才是作者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也只有這樣的“英雄”才符合封建世俗社會的道德標準。
“神魔小說”還塑造了一大批作為神仙對立面,代表社會邪惡勢力的妖魔。“神魔小說”中的“魔”,實為“妖魔”合成。他們在小說中也具有非凡的能力和本領。他們也可以上天入地,日行千里,呼風喚雨,隱身變形,因而能夠與神仙長期抗衡,演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神魔斗法故事。“妖魔”不僅在能力上與“神仙”相似,而且常常與“神仙”存在一定的關系!段饔斡洝繁椴“西天”路上的妖魔中,有許多就直接來自天庭神佛門下,或由神佛變化易形面來,以考驗“取經(jīng)人”的意志。因此,“神魔小說”中的神與佛間存在著一種復雜關系,既對立,又相通,還常;ハ噢D(zhuǎn)化角色。這種設計使小說人物關系更為復雜和微妙,使情節(jié)增添了曲折性和趣味性。同時,也是對中國古代神、妖辯證關系認識的一種繼承。“神魔小說”中的妖魔們還常常違反君臣之道,犯上作亂,破壞綱常,在封建倫理觀念中,此乃大逆不道!段饔斡洝分,由于“取經(jīng)”直接關系著世俗教化,關系著封建政權(quán)的穩(wěn)定,所以它受到天上神佛和地上明君圣主的一致支持和關懷。因此,破壞“取經(jīng)”,就是以下犯上,藐視君威。正是這樣,對“取經(jīng)”的態(tài)度,就成為小說“神”與“魔”的分野、“正”與“邪”的標準。同時,小說中許多妖魔還自恃神功,欺君犯上,權(quán)傾朝野,甚至篡權(quán)自立。比如車遲國的虎力大仙,比丘國的國丈,烏雞國的青獅等,皆不守君臣之道,侵犯君威,以下犯上。他們的行為和下場,表現(xiàn)出作者對君臣之道等世俗道德觀念的強調(diào)和認同。“神魔小說”所描寫的“妖魔”除了違反封建綱常,觸犯正統(tǒng)外,另外一個重大的特征就是“害民自利”,濫施暴力,與神仙的仁慈、利民助民行為形成鮮明對比。這點也常常成為神、魔斗爭的重要的原因。具體地說,“神魔小說”中的妖魔大多天性殘忍,以殺人傷生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段饔斡洝分械谋姸嘌Т蠖嗍菫楹σ环剑瑪_亂當?shù)匕傩盏膼喝,并且他們大都以食人為樂。如第二十八回中的黃袍怪就在天宮中吞噬宮女;第四十七回中的金魚精每年要陳家村村民以童男童女為祭品;比丘國妖魔所化的國丈為獲取藥引,要取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心肝。這些都是“妖魔”殘暴天性及害命行徑的描寫。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神魔小說”中的“妖魔”大都以違反封建綱常倫理和害民自利為基本特征,從而與“神仙”形象形成鮮明對照。這種叛明“神”與“魔”的方法,顯然是以世俗封建道德為基本標準的。因此,小說中的“神”與“魔”,常常是同出一源,能力本領相似,但卻處于封建正統(tǒng)道德觀念中的兩極,從而使神仙們成為“正義”的代表,妖魔們成為“邪惡”的象征。其實,“正”與“邪”,“善”與“惡”從來不是抽象的,而是以一定時代、一定階級屬性的標準為依據(jù)的。“神魔小說”中的這種標準只有一條,就是中國封建社會以統(tǒng)治階級思想為主體的世俗正統(tǒng)道德觀念。,筆耕論文新浪博客
本文編號:377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