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召喚結構看伍綺詩《無聲告白》的文學審美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I712.0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衛(wèi)峰;社會生活的變化與文學審美的新趨向[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馮惠玲;;文學審美:讀者永恒的心靈渴求[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張政;;網(wǎng)絡文學審美問題研究[J];大眾文藝;2013年01期
4 高俠;中西文學審美主體意識的歷史進向[J];臺州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5 張杰;文化轉型背景下文學審美價值的凸顯[J];文藝爭鳴;2004年06期
6 歐陽友權;網(wǎng)絡文學審美導向的思考[J];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7 程麗蓉;;讓文學審美回歸課堂[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05期
8 陳長海;;文學審美的心理支持[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8年15期
9 蔡梅娟;;文學審美活動與人的生存理想[J];社會科學輯刊;2008年05期
10 劉文輝;;20世紀90年代文學審美倫理的失據(jù)與抗爭[J];江淮論壇;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羊子;;構筑貫通古今的橋梁——郁沅《文學審美意識論稿》述評[A];東方叢刊(1993年第2,3輯 總第六輯)[C];1993年
2 馬小朝;;典型與意境——中西文學審美建構理想比較[A];東方叢刊(1993年第1輯 總第五輯)[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陳美蘭 汪樹東;堅守文學審美的高標準[N];文藝報;2014年
2 楊揚;城市化與文學審美的變化[N];解放日報;2004年
3 楊揚;城市化進程與文學審美方式的變化[N];文藝報;2005年
4 王曉芳;培養(yǎng)中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有四招[N];四川科技報;2005年
5 雷泓霈;“肢解”課文與文學審美[N];中國藝術報;2014年
6 ;什么是兒童文學審美的重心[N];文藝報;2007年
7 劉起林;文學審美建構與核心價值觀引領[N];人民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揚;《米歇爾·奧巴馬傳:黑色崛起》漢譯的歷史忠實和文學審美探究[D];蘭州大學;2016年
2 徐荷新;文學審美與國民道德重建:王國維的文學教育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3 曾小語;從召喚結構看伍綺詩《無聲告白》的文學審美價值[D];西南交通大學;2017年
4 羅儀奎;試論文學審美中理解的整體性[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馮惠玲;文學審美的“新世紀”想象[D];湖北民族學院;2011年
6 高淳海;文學審美閱讀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傅一岑;“自然”觀與文學審美理想[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8 藺丹;對比中發(fā)掘洮泯“花兒”的文學審美價值[D];蘭州大學;2012年
9 任繼敏;幼兒文學審美能力培養(yǎng)研究[D];云南大學;2010年
10 穆旭光;空間視角下的文學審美[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574696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57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