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批評的抒情性傳統(tǒng)研究
中國文學史上存在著抒情傳統(tǒng)已經不是某位學者的新發(fā)現或者杜撰,而是眾所周知并且得到認同的一般知識。這從中國文學史的發(fā)展狀況就可以達到論證。中國文學史上存在著抒情傳統(tǒng)最初是陳世驤先生在美國的一次演講上提出的,但是隨著近年來文學史學的發(fā)展,學術界對此又有了新的認識和反思,慢慢地從研究中國文學史上是否存在抒情傳統(tǒng)到對此做出研究,而且進行概括,探討抒情傳統(tǒng)的規(guī)律等。
我認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確存在著抒情傳統(tǒng),卻并不是唯一的,筆耕文化傳播,應該還存在著批評性的抒情傳統(tǒng),二者相互補充,相輔相益。所以目前要做的不是將中國存在著文學抒情傳統(tǒng)這一理論推翻,而是深入研究中國文學史的抒情史,并且研究兩種傳統(tǒng)之間的關系,用中國文學批評性傳統(tǒng)去補充和充實單一的抒情傳統(tǒng)說,從而使中國文學史的抒情史發(fā)展趨于完整。
一、談論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tǒng)”
從我國文學史上學者的許多觀點來看,中國文學中存在著抒情傳統(tǒng),含義是非常豐富的,涉及到作評論、風格論、批評論以及其他的方面,但是關鍵是文學以情志為核心和以抒情言志為創(chuàng)作宗旨觀點的抒情傳統(tǒng)。
翻開一本中國文學批評史或者參考資料,就會看到一些古老的文學抒情的文言,比如,“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等等。中國文學史上關于文學起源和性質的經典性與核心性言論,決定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情感思路、對創(chuàng)作過程的看法,也決定了文學價值判斷的準則、文學發(fā)展的意義等等。隨著后來歷代的發(fā)展,文學家在此基礎上以此為軸心進行了闡述或者批評。其實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質是寫心,即要以抒發(fā)人的內心情感為主導,而外物或者事象只是使人產生感性和借以表達感性的前因和工具,表達內心情感依然是處于主導的位置。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學者也并不是一味地不知道敘述,既客觀地將身邊的事物或者身外的景象進行描述,主要是由于上述的主導理論的影響,只能將敘事放在為抒情服務的地位,認為在文學表達中只有抒發(fā)主觀的情感,才是抒情的本分工作,也是其寫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而對于其他的描述手段,即使描述得再妙筆生花,也不能夠體現文學抒情的主導理論。
二、“中國抒情傳統(tǒng)”的學術譜系以及國內的研究現狀
從歷史性的研究角度分析中國抒情傳統(tǒng)的敘述譜系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20世紀上半期,在西方文學理念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文學觀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逐漸向西方的“純文學”觀念靠攏,并且想要以此試圖從整個層面上規(guī)定中國文學主潮,其中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情感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論逐漸顯現出抒情傳統(tǒng)的端倪;還有的學者以跨文類視野初步梳理表現出中國文學抒情體系的嘗試,更有學者將這種抒情傳統(tǒng)從美學的角度闡述其中的文學藝術精神,從不同程度上觸及到了“中國抒情傳統(tǒng)”研究的理論研究基礎和研究方法,并以此視為“抒情傳統(tǒng)”的理論淵源。
第二階段應該是中國抒情傳統(tǒng)理論的提出,發(fā)生在20世紀的60到70年代。以陳世驤為代表的文學家以文類為基點,正式提出了“中國抒情傳統(tǒng)”的議題。
第三階段,則發(fā)生在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北美古典文學研究界,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高友工為代表的抒情美學為例。其言論的特別之處是從審美活動的主客觀關系為基礎,分別從抒情主體和客觀對象兩方面構造了中國抒情傳統(tǒng)之美學體系,在其中融入的結構主義詩學理論等西方形式文論的成果,更加體現了時代和地域的特色。
第四階段,則是在海外的中國抒情傳統(tǒng)理論在臺灣得到了接受和拓展,而且此議題在高友工返回臺灣后就薪火不斷,其中以蔡英俊的情境交融為代表。這種中國抒情傳統(tǒng)理論顯著地影響了臺灣的文化觀念和文藝創(chuàng)作,說明了抒情傳統(tǒng)的理論參與到文化實踐的種種跡象。
但是發(fā)展現狀是國內的學術界對海外華人的這一發(fā)現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且論文方面比較有限。以陳亞林為代表的《從形式角度切入挖掘中國抒情美學》是在國內能夠找到的第一篇專門針對抒情傳統(tǒng)進行闡述的專題研究,雖然比較深入地分析了海外華人的美學理論中的“形式”方法論,最終的結論還是回歸到國內的形式美學得到認可的方法論上面,沒有注意到海外學者的理論與下方文學批評性之間的密切關系。香港的學者陳慧英曾經發(fā)表過一篇《抒情傳統(tǒng)與現代社會》的文章,通過抒情傳統(tǒng)理論對中國的現代抒情散文和詩歌進行了闡發(fā),試圖將抒情傳統(tǒng)的歷史脈絡引入到中國新聞學傳統(tǒng)中,此后也有學者對這一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開拓。綜上所述,這些研究仍然只是觸及到了抒情傳統(tǒng)的個別理論,并未形成傳統(tǒng)的介紹和總結,而且只是停留在對理論的解析和研究上,無法將抒情傳統(tǒng)的產生和發(fā)展等放入到特定的歷史語境中進行考察,得到更加深入的認識和反思。
三、中國文學批評的抒情性傳統(tǒng)研究
1.“詩言志”
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中,詩是最能代表文學的樣式。在對“文學”這一概念下定義時,究竟是以東方的抒情詩的角度為出發(fā)點,還是以西方的戲劇為出發(fā)點,這無疑表現了各種文學批評體系的差異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國的文學批評體系就是以抒情詩為出發(fā)點建立起來的,對“文學”下定義,可以就“詩是什么”進行參考。
對于“詩是什么”的下定義方法,在中國傳統(tǒng)的就某一事物或者某一現象進行下定義時,大多不言其本體,而是說明其作用。比如在《尚書》中對詩的解釋就是“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并沒有從詩是什么的角度進行下定義,而是從詩有何用的角度來回答詩是用來表達志意的。再有一種解釋就是來自于訓詁學上的解釋,從字源學的角度來分析某一概念的形成與演變,古代中國中先是在訓詁學上找出某一個字的原型和原音,從音和形上求得其意義,從而得出原字與孳乳字之間的關系。通過這兩種途徑考查得出,“詩”與“志”都是聯系到一起的?梢赃M行這樣的解釋,只要稍作感受,就能將某種感受停留在人的心中,而這樣表達的就是“志”,也就是心中的“詩”。換言之,把心中的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是“言志”。因此,對詩的定義就是從詩的功能與作用來考查的。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漢代,人們已經認識到,詩就是由發(fā)自內心的情感和表現外在的語言文字的高度融合。這一概念在中國的文學批評史上也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以《詩大序》為代表,就是“詩”與“志”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其中也表現出了詩歌的跡象,詩與音樂、舞蹈也是緊密相連的,因此,促進了早期詩歌的發(fā)展,而且奠定了中國文學史上批評抒情性傳統(tǒng)的基礎。從研究中表明,情是詩的本質,情又是詩發(fā)生的動因以及詩的內容的基本構成。
本文編號:3691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