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新舊教科書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33.5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優(yōu)治;議中學《歷史與社會》教材中的"空白"[J];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02期
2 董小飛;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材的認識[J];教學與管理;2005年21期
3 蔡文華;;《歷史與社會》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J];基礎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4 陳昔安;;淺談七年級《歷史與社會》新教材[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6年11期
5 周湘恩;;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歷史與社會》——新教材《歷史與社會》的教學感想[J];中國水運(理論版);2007年07期
6 向佐軍;;如何區(qū)分和辨別史料的價值——對《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中相關內容的解讀[J];知識經濟;2008年12期
7 董自珍;;對《歷史與社會》學習方式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年05期
8 朱志飛;;課內外,讓學生都有事做——《歷史與社會》課探索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3期
9 柳小娜;;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優(yōu)化《歷史與社會》課堂的教學分析[J];才智;2009年14期
10 蔣海英;;讓生活走進《歷史與社會》的課堂[J];才智;2009年2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凱鳳;;淺議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嘗試如何發(fā)掘生力資源[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俞晟昱;;淺談《歷史與社會》中的一條紐帶——地圖[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松良;;綠色教育在《歷史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楊秀琴;;課程改革的難題及對策[A];河南省學校管理與學校心理研究會第九次年會交流論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夏學鑾;《歷史與社會》的教育使命是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3年
2 吳玉玲;積極應對《歷史與社會》課改中的困難[N];中國教師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李建平;理解歷史參與社會[N];中國教育報;2002年
4 江卉;《歷史與社會》課開卷考試引發(fā)爭議[N];湖北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李建平;《歷史與社會》課上活了[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深圳商報記者 鄧小群 實習生 黃順;聽師生評說新教材[N];深圳商報;2003年
7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全國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 夏學鑾;實現完整人格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2年
8 封偉霞;中考歷史與社會復習的幾點思考[N];麗水日報;2007年
9 吉林省東豐縣實驗中學 安學文;認識、適應、應用新教材[N];中國教育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京民;社會科課程綜合化的意蘊與追求[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海燕;《歷史與社會》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君芳;《歷史與社會》學生學習狀況探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馮越麗;杭州西湖世界遺產課程資源在《歷史與社會》中的整合和實踐[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文;《歷史與社會》課程中的激勵教學探索[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5 胡軍校;人教版《歷史與社會》新舊教科書比較[D];揚州大學;2016年
6 陳琴;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設計有效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娟;初中《歷史與社會》課程內容相關性的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8 馬微微;我國中學《歷史與社會》課程內容建構方式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艷鴿;《歷史與社會》兩個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嚴萍;初中《歷史與社會》教材(人教版)中的“地理”編制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555642
本文鏈接:http://www.wukwdryxk.cn/zhongdengjiaoyulunwen/2555642.html